辛鸣:厘清对“群众”的几个认识误区(4)

辛鸣:厘清对“群众”的几个认识误区(4)

核心提示:“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的专用话语,是对社会阶级与阶层属性的政治整合。因此,在中国社会,群众既是社会中活生生的每一个具体的人,又是社会政治话语中表示最大共性集合体的概念。

根本是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当年毛泽东在七大上讲:“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他们的领导者。被选的人,如果自以为了不得,不是自觉地作工具,而以为‘我是何等人物’!那就错了。我们党要使人民胜利,就要当工具,自觉地当工具。……这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73-374页。)邓小平在八大上更加明确地说:“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群众实现他们利益、完成他们事业的工具,不仅不丢脸,反而是我们的骄傲、体现着我们的伟大。正因为是工具,离开了使用者,工具就发挥不了作用;没有了服务对象,工具也就没有用。中国共产党存在的意义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为了人民群众也没有必要要共产党。现在有些人把“领导核心”与“工具”对立起来片面理解,既然党是领导核心又怎么能是工具呢?所以“领导”讲得多,“服务”讲得少,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联系群众,说一千道一万,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最根本的。人民群众最淳朴、最善良、最有感情,但同时人民群众也最有一说一、最敏感如斯、最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我们对群众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群众心如明镜。做到以下“三真”:真心去联系群众、真情与群众交流、真正为群众服务,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支持与感情。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