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无钱手术自己”锯腿"谁的哀悲?首先,这是一种家庭之悲。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本来就不富裕,家庭再遭此变故,无疑是雪上加霜,是一种常人难以忍受的“家庭灾难”。这个家庭实在太不幸了,试想,如果不是万般无奈,谁愿意“忍痛锯腿”?如果家庭有更好的救治方法,他们是不会出此下策的。这样的“家庭蒙难”实在“惨不忍睹”。
其次,这是一种社会之悲。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可我们的民生保障竟然是如此脆弱。全民医保的口号人们不知喊了多少年,可现实语境下,这样的悲催故事一再上演,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居有其屋,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可是,面对一根病腿,社会却无能为力,可见,我们离小康社会,甚至文明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关注民生方能体现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关注民生不是只喊在嘴上的口号,而是要更多地见诸行动。令人忧虑的是,一方面,关注民生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另一方面,某些民生保障项目比如社保、医保,却远远落后于人们的预期。高楼一幢接着一幢,马路越来越宽敞,可令人不解的是,我们的医保咋就成了“民生短板”?
悲剧已经发生,不可能再“腿复原样”,下一步郑艳良的最大愿望就是安装假肢,为这个不幸的家庭撑起一把伞。按说,郑艳良的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可是,安装假肢绝非唾液点灯那般容易,一个连截肢手术都做不起的人,安装假肢更是奢望。
不错,面对如此惨遭不幸的家庭,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完全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郑艳良渡过难关,问题是,帮助一时却帮不了一世。当下社会还有多少王艳良、赵艳良们需要帮助,这是一个亟待化解的社会问题。
要化解这种社会中的悲催故事,唯有加大民生投入,只有不断地完善社会保障,人们才会看到“希望的明天”,只有这样,“自己锯腿”的悲剧才不会重演。人们期待着全民医保的恩泽惠及所有的大众,而不成为一种愿景。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