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的由来及内涵(2)

群众路线的由来及内涵(2)

核心提示: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过三次系统的总结和概括,这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给松江省委的题词: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

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

1956年9月15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开幕词中指出:“在我们的许多同志中间,仍然存在着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和作风,这就是: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工作上的官僚主义和组织上的宗派主义。这些观点和作风都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是不利于党内和党外的团结的,是阻碍我们事业进步、阻碍我们同志进步的。必须用加强党内的思想教育的方法,大力克服我们队伍中的这些严重的缺点。”“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1956年9月16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本身就要求党的领导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骄傲,专横,鲁莽,自作聪明,不同群众商量,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是同党的群众路线根本不相容的。

1960年3月30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指示》。毛泽东在指示中引用了山东历城县委的材料,批评官僚主义的“突出的表现是五多、五少。就是说,会议多,联系群众少;文件、表报多,经验总结少;人们蹲在机关多,认真调查研究少;事务多,学习少;一般号召多,细致地组织工作少。”“这种情况是不能继续下去的,物极必反,我们一定要创设条件,使这种官僚主义走向它的反面。”

编者按

党的群众路线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形成发展过程。系统回顾总结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全面深刻理解群众路线内涵的前提。

为配合目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档案馆、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联合主办了“党的群众路线档案展览”,旨在图文并茂地展示群众路线的产生、发展并形成理论体系的全过程和党贯彻群众路线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展出的多件珍贵历史文档和图片,是从浩瀚的档案资料中精选出来的。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