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观之,群众疏远党员干部,疏离党和政府,对政治冷漠,根本的症结还是在于部分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党风不正。如果放任这种疏远、疏离,执政党必然会一步一步失去执政的基础。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即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关注现实,洞察民情,了解民意,解决民困,不断寻求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的新方式新方法,为构建良好的党群关系夯实根基。当下,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时代进步的潮流。党和政府不能“替民做主”,而是应该切实发扬人民民主,使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充分得到保障,让人们群众真正当家作主。只有如此,群众才有可能真正认同党、认同党的政策。
必须着力解决关涉群众利益的矛盾与问题,切实保护好群众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密切党群关系落到最实处就是对群众切身利益的关注、尊重与保护。因为群众也往往以自己的切身利益是否得到关注、尊重与保护作为判断党群关系密切或疏远的标准,作为判断执政党能力强弱的标准,作为是否拥护执政党执政的依据。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也正是如此。现阶段,应该正视民生问题的紧迫性,以务实的态度加速民生问题的解决。物价高、房价高、看病难、就业难、教育不公、分配不公等问题不仅涉及群众的生存问题,更涉及发展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也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党执政的优越性。
切实做好改进党风的工作。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群关系是否密切。党风不好,群众必然疏远党员干部,乃至疏远执政党,执政党也必然脱离群众。党风端正优良,执政党才有可能获得群众的支持,才有可能引领社会风气之先,才有可能密切党群关系,进而凝心聚力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这,才是一条越走越宽广的践行群众路线的共赢之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