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作风(2)

延安作风(2)

核心提示:延安,这座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历史古城,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到来,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风尚----延安作风。这种新的精神追求使延安成为一座高耸的精神灯塔,指引人们奋勇前进、争取光明。

社会风气不是孤立的,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的综合反映。要培育一种新的社会风尚,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协同合作,才能取得成效。为了造就延安作风,毛泽东花费了大量精力,特别是在陕甘宁边区的建设上,采取了诸多措施。比如,经济上,开展大生产运动,强调自力更生,积极发展生产;政治上,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民主政府,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文化上,倡导“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等等。相对于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人的思想的转变,更为不易。

为了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毛泽东首先从党风建设入手。1942年,针对党内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他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这三股歪风,有它们的历史根源,现在虽然不是占全党统治地位的东西,但是它们还在经常作怪,还在袭击我们,因此,有加以抵制之必要,有加以研究分析说明之必要。”1943年,他在《组织起来》中进一步指出:“我们不应该自满,我们还要继续作自我批评,还要继续求进步。我们的生产也要继续求进步。我们脸上有灰尘,就要天天洗脸,地上有灰尘,就要天天扫地。”他还说:“我们决不能一见成绩就自满自足起来。我们应该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像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1942年开始的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为主要任务的整风运动,目的也是进一步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延安作风建设中,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至关重要。毛泽东特别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对党在局部执政后可能产生的官僚主义危险,他头脑十分清醒。1943年11月29日,他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指出:“极端恶浊的官僚主义灰尘和军阀主义灰尘天天都向我们的脸上大批地扑来。”对于这些四处飘散的官僚主义灰尘,“我们必须坚决地克服这种作风,才能和群众亲密地结合起来”。他要求那些“沾染了官僚主义灰尘”的人,要“用一盆热水好好洗干净”。1945年4月20日,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他在谈到密切联系群众时,说:“党校去年有人说我是官僚主义,这也使我下决心到党校去多接近一些人。”后来,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针对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指出:“要把自己领导工作的缺点向人家公开,让大家来参观,看我这个旅有没有马屎、驴屎、有害的微生物,如果有,就来打扫一下,洗干净,扫除官僚主义。”

反对官僚主义,就是要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就要做到毛泽东后来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所要求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