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邓小平践行群众路线二三事 (2)

毛泽东、邓小平践行群众路线二三事 (2)

核心提示: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成功经验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紧密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所以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把国民党打败,建立了新中国。在三大战役中,党在人民群众中做了大量的组织和动员工作,充分调动了人民的力量来支援大决战。当时人民解放军的条件十分差,除了在东北能控制部分铁路以外,解放战争的进行主要还是依靠人民群众利用肩挑、车推、驴驮、船运等方式来支援。统计数据显示,在三大战役中,动员民工累计达880万人次,人民群众出动大小车辆141万辆,担架36万副,贡献牲畜260万头、粮食4.25亿公斤。当时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广大人民群众支援了我们的战略决战,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成功经验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正因为我们党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所以才能在弱势的情况下发展起来,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艰险,最后取得政权。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党和政府在国内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美援朝运动,参军、参战、支前,仅东北地区就有60万农民参加了担架队、运输队和民工队,后方群众也积极参加拥军优属和防敌特工作。为补充志愿军的给养,当时东北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忙炒面。仅20天的时间,就有405万斤炒面送到前线,而且全国各地的饼干、肉、蛋、蔬菜等都运到前线,使志愿军的食品供应得到改善。除此之外,当时还举国上下齐募捐,常香玉就为此捐献了一架飞机。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还要依赖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们在工业上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前一百年,而在同一时期,增长速度同其他国家相比也名列前茅。为什么我们在一片废墟的基础上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当时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非常高涨,大家是发自内心地想为国家建设出力。三年困难时期,粮食极度紧张,正是因为人民群众的支持,才渡过了当时的难关。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历程,我们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群众路线坚持贯彻得好,党群关系密切,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可以顺利发展;什么时候群众路线贯彻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到破坏。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