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风”积习的“冰冻层”心理机制

“四风”积习的“冰冻层”心理机制

核心提示:一些官员面对“权威”和真实自我的冲突,采取了“病态自负”的伪解决,然后又把另一个伪解决加在这个伪解决上,一个个地重叠起来,就产生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最近,中纪委常委会议提出,铁面无私纠正“四风”,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四风”积习甚深,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说,“四风”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那么,水面下面看不见的“冰冻层”则是盘根错节的体制痼疾和千百年积淀的人性幽暗的“集体无意识”。孟子曾说过: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而为长者折肢,是不为也。实际的情形是,一些领导干部不了解实际情况,并不是像“为长者折肢”一样不愿意深入基层和群众,而是像“挟泰山超北海”一样难以做到深入实际。这也许难以置信,但我们如果能对官本位造成的官员人性扭曲作一番探幽析微剖析,就一点也不会感到奇怪。

“权力崇拜”滋生“病态自负”

千百年官本位封建专制形成的“权力崇拜”已根深蒂固地深入民族集体意识的骨髓,形成了“集体无意识”,这是我们难以回避的中国特色。今天,我国尽管市场经济搞了这么多年,但政府权力仍对市场资源的配置处于主宰、支配地位,官员特别是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地位尊荣显赫,从政仍是众多年轻人驱之若鹜的选择。西方有则寓言:一个驴子背着圣像走在路上,人们纷纷对它顶礼膜拜,驴子趾高足扬起来。但是,官员们不会像驴子那么蠢。他心知肚明:人们崇拜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手中掌握的权力。今天有权,会高朋满座;明天无权,就会门庭冷落。因此,他充满了世态炎凉的恐惧感和朝不保夕的不安全感,而官场司空见惯的争权夺利,更使他感到“身在官场不由己”的无归属感和飘泊感。现在,他的“官场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为了摆脱这种致命的“基本焦虑”,他更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自我理想化”获取认同感、优越感和重要感,同样,他还十分渴望得到不断的成功来证明自己不同于常人、高人一等。他需要不断在大会、小会上作重要讲话,证明自己“理论水平高”;他需要不断出现在各个场合,出现在电视中、报纸上,以证明自己的“不可缺少”;他需要不断地力排众议、敢于拍板,以证明自己“一贯正确”;他需要 GDP、重大工程、各项指标、各项排名、掌声、鲜花、赞扬、口碑……久之,他会陶醉自己和他人共同营造的“理想形象”之中,“病态自负”已成了他生存的根基,这一切是真实,还是虚幻?是“通行证”,还是“墓志铭”?他并不知道,或者更准确地说,他害怕知道。不管怎么说,渐渐地,他变得刚愎、独断、专横、霸道。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