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路线教育主体“做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要教育,二要实践。显然,群众路线实践的主体可以指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但教育的主体是谁呢?是上级领导给下级领导进行教育吗?谁又来教育领导的上级呢?在教育这个环节上我们提倡党员领导干部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是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执行群众路线自觉性的主观努力,但主观的成果是否满意,还是要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这也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十八大明确了:“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党员领导干部执行群众路线的好与坏,人民群众冷暖自知、群众最有发言权。“听取”“防止”和“纠正”都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个主体的感受、认可。从这个意义上明确,人民群众还担有教育党员领导干部的重任,也可以叫“群众责任”。这样,除了党的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广大党员干部之外,我们不能忘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最大的教育者。可能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党员领导干部都是社会精英,党的事业的骨干,还需要群众来“教育”吗?答案是肯定的,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党员领导干部受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既要符合政党自身发展的要求,还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其实从根本上讲要符合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要求。一个领导干部是不是符合了这些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恰好是来自群众,群众成为了教育的主体。从目前的做法上看,采取群众“教育”领导,也就是搞个问卷让群众对领导提个意见,打个分,还有的就是在网络上提一些意见,发表一些感受和想法。当这些意见、建议和看法来到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面前,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群众的意见呢?首先,党员领导干部要真诚而虚心地听一听群众有什么意见。也许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讲不是问题或者是个小问题,对一个或一些群众来讲就是大问题。其次,党员领导干部要从工作理念、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上寻找原因,而不是自认为问题小、不重要,反倒觉得群众是小题大做,把问题搁置一边或推回到群众那里。再次,党的组织要真心地保护群众的言论自由权,保护人民群众提建议或意见的积极性。让群众能够说句心里话給党员领导干部听,让党员领导干部能够听到群众的心声,找到工作调整的方向。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注意。我们要尽力避免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搞成群众误会领导,甚至与领导对立,防止领导干部表面接受群众教育而内心却反感、抵触等现象的发生。
教育实践活动怎样才能做实(2)
核心提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要教育,二要实践。我们要尽力避免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搞成群众误会领导,甚至与领导对立,防止领导干部表面接受群众教育而内心却反感、抵触等现象的发生。
- 让群众路线对接“互联网+”2016-09-29
- 从政治高度看问题做工作2016-09-28
- 坚持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本2016-09-18
- 防止三个“陷阱” 增强三种能力2016-09-02
- 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2016-09-02
- 感悟信任之重2016-08-30
- 党的领导经验的深刻总结2016-08-29
- 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心得体会:学习党的历史 做合格共产党员2016-08-25
- 国土资源部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第二次集中研讨会2016-08-22
- 治理之道: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2016-08-22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如何打通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
- 促进国际数字贸易蓬勃、健康、有序发展
- 乘“热”而上,“避暑经济”燃旺消费热情
- “北京方案”塑造全球数字友好城市新范式
- “政策+科技”筑牢大国粮仓
- 把握科学编制中长期规划的“三性”要求
- 【党员课堂】曹永栋: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刘岳:雄魂八十年 一脉英雄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之英雄气概、必胜信念
- AI技术何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 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精选视频
【强国建设·专家谈】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2分钟看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制胜之道
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处理好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的关系
坚持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