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历史前进的动力。一个政党不注重革新,终将被历史和人民所淘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从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作风和体系中解放出来,摒弃不正之风,以党的建设科学化为引领,不断以除旧布新的勇气化危为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践行群众路线,增强“四自”能力,要求党坚持除旧布新的勇气,增强党服务群众的本领。当前,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人民群众的诉求从总体上看已经由原来的脱贫性诉求转变为发展性诉求,从满足物质需求转变为满足精神需求,同时,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利益的追求发生了分化,利益冲突日益复杂化。中国共产党面对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必须拿出除旧布新的勇气,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党为依托,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勤学习、勤思考,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提高境界,克服能力不足造成的“不作为”和“滥作为”,以多样化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增强服务人民群众的本领。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的特点,往往是抓一抓就见效,松一松又抬头,而克服作风问题的反复性和顽固性最好的武器是建立刚性的制度。因此,党中央提出,要以这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践行群众路线,增强“四自”能力,最根本的是以刚性的制度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常照镜子,常洗澡,勤正衣冠,勤治病。邓小平指出:“一个革命政党,最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因此,践行群众路线,增强“四自”能力,关键在于以刚性的制度保证建立听取人民群众声音的平台,接受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价。一方面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制度保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形成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互动,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流于形式,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之后,充分发挥制度长期性、稳定性、硬约束、管长远的特点,以制度保证人民群众监督、评价、反馈长效机制的建立,使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作者单位: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