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仰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7)

浅谈信仰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7)

价值观教育的信仰机制要发挥时效性,需要主观和客观环境的相互配合,共同支撑信仰机制的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就需要把信仰作为其基础,同时把信仰作为价值观教育的机制,也是大学教育需要承担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陈新汉.从信仰的高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南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荆学民.试论信仰危机[J].求是学刊,1995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10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7814孙迎光.德育理解:跳出传统教育学思路[J].南京社会科学,2010.

1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12.

12 13孙迎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15陈章龙.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共识机制问题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