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李君如:学习习近平改革思想 理解《决定》及中国改革走向(7)

所以我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制订了一个伟大的纲领,就是我们要做一件非常伟大又非常艰巨的事情——到2020年能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比较完善的建构起来。这次《决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仅坚持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要求,还超越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一些思想。这次提出了一个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要求,可以理解是小平同志两个更加的一种展开,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小平同志两个更加的深化。因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两个重要的意义。一个是把我们制度的现代化问题提出来了,我们讲现代化最初讲的是生产力的现代化,后来附加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目标应该也是包含制度的要求在里面的,这是制度现代化。第二,制度现代化不是一个概念问题,而是有明确的要求,就是用当代世界最新的一个理论叫治理理论来确定体制创新的一个目标。治理和管理是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差别的两个范畴,管理是从上到下的,治理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结合,也就是说治理是在民主基础上,社会各个方面的主体共同参与的一个社会行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我们的党都要参与,而且这种参与不是无序的多元的参与,是有序的多元的参与,是在依法治国条件下的参与,是民主和法制治理的基本的特点。前几年形成的这个治理理论,一下子很风行,政府治理就是政府要听从社会的呼声,和社会结合起来来解决社会问题,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结合起来。

实际上现在国际社会里面治理又进一步发展到善治。治理也是有好的治理和坏的治理,现在大家追求的是善治。那就不是简单的由领导者发号施令,然后贯彻执行就了事的。它要求领导者首先虚心倾听社会方方面面的呼声,了解社会方方面面的需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决策,而决策执行又要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谅解和同意。这个治理对于领导同志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现在实际情况是这样,领导一说话一做决策就有人不听,不仅不听还上访,不仅上访还搞群众性事件,所以面对这个现实情况,必须要改变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思路上调整,那就是很明确的把现代治理理论用到制度创新中来。

所以,这次《决定》是一个中国改革的伟大纲领,至少有这三个特点:一个是有一个中长期的时间表;第二个是全面性、综合性;第三个是强调制度创新,是现代的治理体系一项制度创新。我们要高度重视《决定》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这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讲在领导上改革是非常不容易的,按照这样的要求去领导改革是更不容易的。所以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不断的学新的本领,这是我们这个决定纲领总体上的把握。

这个纲领内容很多,2万字左右,涵盖15个领域,60个方面,500、600项的具体的改革任务。要怎么学?总体把握之后要很好领会和把握它强调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总任务。指导思想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是经济,落脚点是民生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增强社会活力,三个解放来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任务是六个紧紧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它要求我们紧紧围绕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统一是重点;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价值体系、文化强国是重点;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的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主题词语;第六是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在学习领会这个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目标、总任务的时候,各个部门可以根据自己所分管的领域去仔细研读这个文件。同时至少有五个要点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要把握。第一,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也就是说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现在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要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他重申了我们党这几年一直强调的三个没有变:一个是我们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第二是要我们解决的社会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矛盾没有变;第三是我国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个基本的情况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来考虑改革,部署改革,解决改革中可能遇到的或者难以预料的一些问题,又是一个非常清醒的思路。我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要多说几句是因为前几年日子好过了,有些同志头脑就发热甚至发昏了,就忘记了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八大期间近平同志下组讨论讲的话十分令人振奋。比如他在一个代表团讲话时说我们向人民展示美好未来,制定发展规划,这是必要的,但是千万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的目标,一旦把群众胃口吊高了,而又做不到,就会引起群众更大的不满、更多的埋怨,所以我们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还要创造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他第一个是在讲美好未来、制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指标;第二讲了一个很重要的切中实际的话,一旦把群众胃口吊高了又做不到群众会更不满;第三是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还要创造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他当总书记以后第一次在媒体前亮相讲到了要领导人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幸福的生活。他讲了正确的幸福观,就是幸福不是谁恩赐的,不是去往上要的,幸福是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的。十八大后政治局集体学习的时候,他讲中国的社会主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的时候讲了三个“不仅而且”,第一个是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我们受到很多条件制约,大家会小心一些,一谈到政治建设几乎把西方的东西都搬过来了,到社会建设的时候,把工业化、后工业化那一套都拿到初级阶段发展中的中国来,这并不可行。所以近平同志在制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纲领的时候反复强调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出发。之所以这次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就是因为初级阶段的任务没有完成,经济建设的中心不能变,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也不能变。媒体上经常有一些舆论,一些著名的学者说要搞政治体制改革,要搞社会体制改革了,这就说明他们忘记了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扭着经济中心不变,经济体制改革去突破,但是对于其他的改革我们要统筹起来。所以在学习这个《决定》,贯彻这个改革纲领的时候要非常清醒的坚持一条,就是初级阶段。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