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了我的脸!”2013年正月的一天,山西省霍州市委书记陈纲收到一条莫名其妙的短信,以为是有人恶作剧,但仔细一想,既然发了短信,就让干部了解一下情况吧……
陈纲把信访稳定工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坚持每周一接待上访群众雷打不动,并畅通信访渠道,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霍州市信访工作连年受到省、市表彰,从全省“信访工作重点县”一跃成为十佳县市;群众形象地称陈纲为“民生书记”。
“干部为群众解决难题是责任。”
2013年5月16日,星期一,霍州市信访服务中心。
上午9时,陈纲准时开始接访。那天,是他担任市委书记以来的第218次接访。
“沙厂排污口泥沙淤积,堵了灌区取水口,附近6个村1500亩农田无法灌溉……”来访的三教乡下三教村郭某等4名村民代表激愤之情溢于言表。陈纲听后严肃地说:“农业灌溉事关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不能因为沙厂的小利影响了老百姓的大利!”当即责成一起接访的分管副市长带领水利、环保、国土及三教乡政府负责同志赴现场勘查,当天便拿出解决方案,对沙厂进行了停产整改。
那一天,陈纲共接待了7批来访群众,每一件都进行了详细安排并制定了落实措施。
在基层工作多年的陈纲深知,只有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最高位置,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依靠群众,融入群众,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霍州的稳定和发展才会有肥沃的土壤。经陈纲提议,霍州市开展了“市级领导大接访”活动,制定了周一市级领导接访制度,着力把老百姓的意愿、诉求解决好。
2011年3月14日,贾小全、张天寿等白龙村148户代表走进了信访接待大厅,申诉他们8年来出行道路被霸占的愤怒。
事情还得从2004年说起,白龙村的“三八路”是一条田间路,是该村148户村民种田耕作的出行通道,在城市拓宽改造时,市政府对鼓楼西侧进行统一规划,白龙电管站取得了266平方米的土地征用权,恰巧就占用了“三八路”的出口部分。白龙电管站施工建设时,遭到了村民的阻拦。后来,在法院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白龙电管站自愿在办公楼一层留有4米的通道,允许村民通行。
然而电管站没有按调解书履行义务!无奈之下,村民开始了漫长的诉讼道路。其间,白龙电管站将此地卖给了柏某,柏某随即盖起了4层小楼。2009年11月10日,临汾中院判决:维持2004年民事调解书,原告白龙电管站负有的履行义务,由第三人柏某承担。终审判决生效后,柏某认为其取得了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多次提出执行异议和复议。市法院多次进行强制执行,然而执行难度很大。村民只能眼巴巴看着10米宽的道路被阻挡,而需要绕行100多米才能通过,怨声一片。
听取了村民代表的倾诉后,一直和颜悦色接访的陈纲忍不住拍起了桌子,要求在场的有关部门:一周内必须解决。同时白龙镇、村两级要切实做好被执行人的工作。3月17日,市人民法院组织强有力的法警,强制执行打开通道。此后,对于柏某的实际困难,镇、村两级也人性化地作了妥善处理。
“三八路”畅通了,148户村民的出行难问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村民贾小全已年过七旬,紧紧拉住陈纲的手说:“8年一直得不到解决的难事,你一个星期就解决了。我们要好好地谢谢你啊!”
在接访下访时,陈纲常对干部说:“当官就要理民事,群众找干部反映问题是权利,干部为群众解决难题是责任。”6年来,陈纲接待来访群众1346批15863人次,上访问题均得到了妥善解决。目前,全市形成了市、乡、村三级干部重信访、干信访、抓信访的信访格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