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鸣: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4)

辛鸣: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4)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中国改革开放35年后研究改革的一次重要会议,又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具体执政方略的亮相会议。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战略部署标志着中国社会的改革要更加注重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从单兵突进走向全面改革,从外围切入走向深化改革,走向创新。

——更为重要的是,深化改革必须适应社会的转型进行相应的转型,从鼓励利益追求转向注重权利保障,在保障权利的前提下重新激发改革动力。当追求利益的行为恶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些群体对另一些群体利益的侵占,出现一系列悖谬的现象:快速的城市化,出现了“失地农民”,是农民但已经没有了土地;快速的城市建设,造就了“农民工”,已经干的是工人的活,但身份依然是农民;快速的旧城改造,被拆迁户越来越走向城市的边缘,补偿款在原居住地买不到一半甚至数十分之一的面积。我们不反对一个群体去追求自己利益的自由,但该行为不能以损害其他群体的权利为边界,尤其是不能以其他群体的权利为自己的利益渊源。越过这一边界就是不合法,就是不应该,就没有了正义。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正是基于对广大农民权利的保障。像“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等等都是基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改革举措。

4、创新是贯穿三中全会的灵魂

改革不是狭隘的否定主义,只要把过去不当的做法改正就行了;改革更不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把别人的东西照抄照搬过来。改革固然是改变,但这变中有不变;改革必然要借鉴,但这借鉴是要为我所用的。要做到这一切,离开创新是万万不行的。因此,创新是贯穿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灵魂。

——我们要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会主义”这四个字,既要把市场经济中的好东西拿过来,又要把市场经济中的一些负面因素剔除掉。比如说既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推动作用又不去越俎代庖横生干预;既以开放的心态为资本发挥正功能提供舞台,又不能反客为主让资本侵占劳动;既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又更加充分地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科学应对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