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思考方式

解析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思考方式

原标题: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思考方式  

摘要: 社会主义为什么是对的,这不仅是当代中国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也是当今世界性、时代性重大课题;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思考方式,是对这一重大课题的一种解决之道。邓小平的思考方式,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观念束缚,集中表现为“四个结合”,即中国问题与时代主题结合;手段选择与目的指向结合;政治关切与经济考量结合;思辨逻辑与实证检验结合。“四个结合”分别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道路为什么是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是对的;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什么是对的;对社会主义作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理解为什么是对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思考方式;“四个结合”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认识上的理论贡献,集中体现在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经典表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也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集中表达。首先,从理论实质上看,邓小平的这段话回答了社会主义内在关联的三个根本问题: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二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三是完成根本任务实现根本目的要践行的根本途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构成了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观念整体。其次,从观念系统上看,目的规定任务,任务是目的的外化,是目的从观念形态转变为感性现实的必经环节;而途径又是连接任务与目的的中介。这一中介的根本性作用和意义在于:一方面,解放和发展了的生产力,只有通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方式和途径,才能达到共同富裕,否则,只能导致极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另一方面,只有被“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所中介了的共同富裕,才能避免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才符合社会主义的目的要求。再次,从目的实现上看,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都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的的手段。在邓小平看来,这里的目的和手段的区分,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共同富裕则更集中地凸显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集理论创新、实践突破和观念变革于一体,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首先在理论上,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第一次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角度提出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第一次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必由之路和根本目的;第一次提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不断完善,奠定了核心理念和根本的价值指向。其次在实践上,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对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100多年以来,全球科技发展、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世界发展新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的成果,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特别是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进行认真反思、总结的成果,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认真总结的成果,进而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再次,在思维方式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观念束缚,实现了思考方式的转变和思维观念的革新。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