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那些槛儿 谁来破除?(2)

就业那些槛儿 谁来破除?(2)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就业工作由传统的计划体制走向市场体制,确定了“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逐步建立和初步完善了劳动力市场机制。

最后,应特别指出的是,基于某些社会关系(被一些人称为社会资本)的作用(如招聘或任用提拔中的批条子、打招呼)获得求职招聘优先或人员使用中的提升,这在目前的职场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应该肯定地说,它也是对平等就业权利的损害,所以也是一种就业歧视现象。

我国劳动力市场平等就业的缺失和就业歧视普遍存在的宏观原因,一是劳动力市场不成熟,机制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二是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一直比较紧张,长期以来劳动力的过度供给,使就业活动中的企业和用人单位方处于强势地位,其自主用工权利往往伸张过度,对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多有伤害。三是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比,我国尚没有一部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我国的反就业歧视法条散见于不同法规中,反就业歧视的法理精神在我国的法律中已具备,但从法规的完备、条理、周密和可执行性来看还是有很多缺失的。四是国家政府行政系统示范和推动作用不足,主动作为不够。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大众更多的是以经济发展、经济效率为目标,即所谓的GDP崇拜,从而忽视了民生问题和平等的问题。

3、消除障碍必须推动制度性调整

就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应该是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就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重点应在于制度的变革,要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就是要把就业体制改革扩大到与就业关联的各项制度改革中去,如户籍制度的改革,其与就业体制密切相关,要消除就业中的户籍歧视,就必须在户籍制度的改革设计中考虑就业因素和就业效应。再如,就业过程中招人和用人制度配合也是消除目前平等就业制度障碍的重要内容,如前文所述,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国有企业在用工制度形式上的多样和混乱,必然使招人环节的平等性,以及用人环节的平等性受到伤害,这种伤害是制度性的,所以在执行层面和法律层面都是难以矫正和克服的。

因此,必须做出制度性的调整和改革,再辅以法律层面的保障,才可能真正实现制度障碍的消除,推进改革的深化并取得实效。(丁大建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

性别歧视最让人气愤

求职者赵天:在求职过程中,性别歧视最让人气愤。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招聘单位明确规定“男生优先”。相同的职位,女生要优秀很多很多才能战胜男生。尤其是这些用人单位拒绝女生的“理由”可谓千奇百怪,比如女生太多需要中和、上班不规律、太苦太累女生受不了……

专业受限影响平等竞争

求职者徐庆:我在找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专业问题。对于毕业生而言,很多工作都可以做,可是由于专业限制,很多毕业生都无法得到机会,甚至是笔试面试的机会。从文科来讲,文史哲本为一家,可是招聘要求中对于中文的需求远多于史哲专业,这也让很多史哲专业毕业生失去了平等竞争的机会。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