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时代的改革要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所有制变革(11)

大国时代的改革要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所有制变革(11)

(二)从优化市场经济环境入手,推动所有制变革。

主要实现不同所有制的市场主体的地位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现在,我们市场环境里面存在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了,就是“两只手”。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两只手失衡。政府这只手硬,市场这只手软,市场没有在社会资源配置当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政府管了太多不该管的事情。所以,这次三中全会的一个核心精神,就是政府要果断地从一些方面退出,不该管的坚决不要管,交给市场去做,这就是优化市场环境。政府不要那么多审批、不要那么多干预,准许这个、不准许那个,你结果造成了所有制之间的不平衡、不平等。所以,不同所有制的发展,它们力量的组合,是让它到一个理想的市场竞争环境里去,是骡子是马,在到竞争场上去较量。所以,这个是已经确定的所有制变革的方向。

(三)以权利保障为重点,推动所有制变革。

权利保障,我觉得主要是农村集体经济权利、个私经济的权利。还有待在法律上包括在宪法上、包括法律的其他实体法里面,得到进一步保障。现在我们应该都有地位了,不同所有制的产权的保护,在宪法里面都有了。但是还有问题,对个私经济、对集体经济的个人财产权这一块,保护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四部宪法,现在是1982年这部宪法,2004年的修正版,就是我们现在用的。宪法第十二条讲:国有财产、公共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讲到其他的产权,那是“国家保护”,用的字眼都不一样。而且,讲到个人的产权的时候,着重于生活资料、部分生产资料,像知识产权、其他的产权。比如说承包地的产权、使用权、经营权,国家所有的矿产资源的使用权、经营权等等,这种保护力度都远远不够。所以,下一步还是要以权利保障为重点,来完善我们的宪法和相关的实体法,形成一个健全的法治体系。当然,同时还有司法的公正、执法的坚决,尤其是要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依法行使,不能说想收就收,以环保为名、以整顿产业为名,说把你这个矿收了就收了,说把你这个企业关了就关了。依法行使非常重要,权利保障主要靠法制。所以法治建设、司法独立,这条路还任重而道远,但是方向已经开通了。

(四)以社会化为导向推动变革。

西方国家的所有制,社会属性越来越提高,我们国家也是这样的。我们下一步,要有意识地推动各种所有制的交流、融合,尤其发挥好公有制、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发展混合经济来提高整个所有制结构的社会化程度,来满足社会化生产发展进一步的需要。不仅仅是要倡导城乡合作经济的发展,我们现在的农村里,家庭经营实际上是个体经济,跟大市场接轨是很困难的。所以,合作经济我们倡导了这么多年,措施不过硬、政策含金量少,要加大力度,切实引导城乡,包括城市里。城市里我们消费、我们居民的信贷、我们的住房都可以搞合作经济来发展合作经济。

那么,集体经济这一块也是要跟其他所有制经济更多地联合、融合,引进社会资本、国有资本。你去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土地大规模流转,再公司化经营。同时,集体经济建设用地搞合作开发,集体经济只有走这个路子,农民才可能尽快地致富。同时,要鼓励大中型民营企业的股份化改造,摆脱老板式、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模式。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机构法人所有制,现在我们机构的法人所有制主要是保险基金、社保基金。我们现在政策规定是限制得比较死的,只允许他们10%的资金可以用做股权投资,国外的比例都是30%。我们现在这一块有11万亿的资金,如果我们提高到30%,可以多2万多亿的资金进入到实体经济领域、进入到所有制的融合过程当中。同时,现在有7万多亿的私募基金,我们还有进一步放宽限制,鼓励发展。现在,我们是对国外的私募基金是限制住、不让它进来。国外有十万多亿美元的私募基金,非常看好中国这个市场。为什么不让它进来呢?怕进来炒房、进来炒汇、进来套利。应该把在这些限制死的前提下,让国外的私募基金适当地进来,来发展这种产权投资、股权投资、来发展机构法人所有制。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