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进口市场面临洗牌
近日,高盛集团公开指出,“2010年以来,通过商品贸易融资活动流入中国的热钱约810亿-1600亿美元,占中国外汇短期借款总额大约31%,黄金、铜和铁矿石是三种主要的融资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监会的文中指向“大宗商品”,而铁矿石是大宗商品中最大宗干散货商品,由此看出,对铁矿石的贸易融资调研只是一个开始。
与铁矿石贸易融资不同,铜的贸易融资行为都有对冲机制。专家介绍,铜的贸易融资利用了伦敦金属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之间的铜期货进行对冲。由于两个期货交易所的铜标准相同,这使得投机者利用伦铜和沪铜之间的价格差对赌汇率风险,同时结合海运费成本进行一个综合计算,“大不了就是自己出运费,把铜运到上海保税区。”
然而,近年来,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下跌,先是出现了用于贸易融资的铜几近爆仓,再出现了保税区堆满了铜材。铜的贸易融资风险成为银行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很多投资商转战铁矿石市场。
没有对冲工具,对赌的是中国铁矿石市场的巨大容量。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曾在2012年提出,为什么铁矿石进口价格跌倒120美元就急速反弹?“因为有些‘奸商’根本不顾国家利益,越是矿价下跌的时候,越是高价进口铁矿石,用国家的钱(银行信用贷款)来坑国家的钢铁企业,因为他们要保住自己以前高价进口堆积在港口卖不出去的铁矿石。”
由此看来,在钢铁贸易领域的资金链断裂情况,有可能在银监会的严查之下延伸到铁矿石领域,那么中国铁矿石进口市场将面临一次大洗牌,同时进口铁矿石的价格也可能出现大幅下降的局面。(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