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利:从国家层面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座之五

核心提示: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主流。本期是第5讲,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传利教授所讲的《从国家层面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传利教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层面,主要讲了以下三大方面内容:第一,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第二,富强与文明建设;第三,谈谈民主政治与社会和谐。报告主题鲜明,逻辑清晰;专家引经据典,纵览古今,值得大家仔细聆听、学习、领悟、实践。

我们可以看一下数据来做一个解答,大家知道1949年我们国家的钢产量是多少?15.8万吨。出兵朝鲜的时候,1950年我们国家钢产量是多少?60万吨。而美帝国主义钢产量多少呢?8785万吨。我们国家的钢产量连美国的零头的零头都不到。表现在火器配备方面,我们一个整编军的配备赶不上美军一个团的配备,我们的战士只能用血肉之躯来迎接这场钢铁大战,战争打的极为艰难。

我们再看其它装备,其它方面的比较。出兵朝鲜1950年我们钢60万吨,他8785万吨;原油我们是20万吨,他是2.6亿吨;飞机我们是作战飞机军事飞机60架,它是3.1万架;国防开支我们是7亿美元,他是150亿美元。表现在部队方面呢,我们一个整编师,陆军师作比较,同样陆军师,美国有炮兵团、步兵团3个,我们也3个;炮兵营美军是4到5个炮兵营,我们是2个;他们一个师,坦克营他一个,我们是0;坦克他拥有149辆,我们是0;榴弹炮他是72到84枚,我们是0;高射炮就是入朝时,中国陆军师的装备情况,高射炮美军陆军师他是64枚,我们是0;装甲车美国是35,我们是0;无线电通讯机他一个师可以武装1600部,我们是20部;汽车他可以3800辆,而我们是0;人数他是1.8万,我们是1.3万。这为什么导致这个结果呢?很简单,我们是农业国,我们没有钢铁,或者钢铁极少,没办法,很雄厚的来装备我们的部队。

通过战争毛主席党中央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什么,没有现代工业,便没有现代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言外之意,在建国以后应当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应当做的事情非常多,但这纯粹是理论上的和愿望上的。但现在呢,现实呢,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勒紧裤腰带。我们现在有句话叫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必须科学理解这句话。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这个第一的要务前边还应该有一个前提,那个前提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国家安全。在国家安全不保证的情况下,难以谈国家发展。那么50年代初期,我们国家处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状况,所以我们的领导人做决策,要围绕国家安全。靠什么来维护呢?工业、工业产品、军工产品、钢铁产品。言外之意,建国初期,我们的领导人考虑的是国家安全,不是不想让老百姓吃饱肚子,他暂时的要求人们为了国家的强大,为了锻造国家安全的钢铁脊梁和钢铁保障,可能暂时的牺牲我们的生活品位和质量。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这是一种英明的决策。

这样一分析,我觉着粱先生讲的不能说人家错,他是一个正直的、善良的知识分子,但是治理国家略显苍白,毛主席那一代领导人,面对百姓生活质量不高,非常的无奈,非常的痛苦,但是治理国家方面他们非常的英明,富有远见。在这里不是谁对谁错的关系,而是一个学者一个政治家两种思维方式所发生的碰撞,正因为他们的社会、职业、角色定位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所产生的观点冲突。那么毛主席他们那些人看到的是什么呢?国家安全。那知识分子梁漱溟先生看到的是什么呢?人民的生活质量。这两个不同的视角。历史就这么充满着神奇,你很难说谁对谁错。

那么主席他们看到了安全,历史确实如此。50年代我们面临的两场战争,北边抗美援朝,南边抗法援越。60年代面对三场战争,1962年中印之战,1965年中美在越南之战,1969年中苏之战。那20多年的时间,没有消停过。大家可以想,从1840到1949这100年的时间,我们国家饱受外敌的欺负,饱受他们的军事打击,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领导人难道他不应该把国家安全放在突出的位置吗?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他一定要做出符合时代和历史要求的抉择。那么这个抉择要以什么为代价呢?要以人民生活的质量为代价,要牺牲掉,暂时的牺牲掉人民的生活质量。

这个观念在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基本是一致的。

比如少奇同志,在1950年一篇文章,题目是《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专门论证了这个问题,他说为了保卫中国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使国家、使中国工业化而为了要大规模的进行经济建设与加快工业化,就需要由人民节省出大量的资金,以投掷于经济事业。而要人民节省出大量的资金,就不能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就是说,在最近一二十年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不能不受到一些限制,这并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创造劳动人民将来更好的生活,在将来能够更快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说,我们为了筹集资金去建设我们的工业,以创造将来更好的生活,在我们不饿、不冻,并能保证通常的健康的条件之下,我们尽可能多节省一点,少花费一点,以便由国家把资金积累起来去加快工业化的速度。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姜波最后修改:姜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