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利:从国家层面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座之五

核心提示: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主流。本期是第5讲,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传利教授所讲的《从国家层面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传利教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层面,主要讲了以下三大方面内容:第一,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第二,富强与文明建设;第三,谈谈民主政治与社会和谐。报告主题鲜明,逻辑清晰;专家引经据典,纵览古今,值得大家仔细聆听、学习、领悟、实践。

那么这个思路和毛主席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这都是那样的一种境界的大政治家所必然所共同拥有的一种认识。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之间,有时候有矛盾,但根本上他是一致的,就是为了国家发展,国家强,可能暂时的牺牲掉人民群众的一些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根本上二者应该是一致的。没有国家的强,就不能保证人民长久的富,暂时的一时的富,如果没有国家强大做支撑,他就不能持久的,本质是一致的。那么经过了抗美援朝,经过抗法援越,中国人民迎来了比较惬意的艰难时期,经过万隆和日内瓦会议之后,我们有了比较好的国际环境。在这个背景下,毛主席党中央提出什么呢?就要建立富强国家的一种目标。1955年3月,毛主席他提出,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所思考的、所钻研的,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而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历史的新时期。

大家可以仔细研读一下会发现,这句话实际上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所以我说完整的、系统的、明确的提出4个现代化,是周总理在70年代提出来的,但是,这个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他提出应该是一个过程。我看1955年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应该是4个现代化提出这个漫长过程的一个节点,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要以为那个时期只抓革命不促生产,不是那么回事。三代领导集体在富强国家,在强国富民方面,他们都有各自的巨大贡献,只不过时代不同、条件不同,他们选择的路径不完全一致,他们各自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但总体上而言,他们为中华民族复兴,对国家富强做出了各自的历史性的贡献。

那么这里边还要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了国家富强,我们在建国初期其实已经有了开放,现在一种说法,开放是1978年以后的事情,好像七八年以前没有开放似的,这与历史相违背。我们可以说1978年以后,我们是全方位的大规模的开放,是定为国策的开放,但不意味着过去没有开放,否则你就不能理解建国初期我们从苏联引进的156项工程,就没办法理解香港为什么不收回,那是为了一个窗口,对外的窗口。就没法理解我们恢复安理会常务理事会的席位,就无法理解1972年尼克松访华等等重大的历史事件,只不过那个时候没有把开放像1978年那样以后那样定为国策,那样全方位那样大规模而已,但是不意味着我们不开放。

为了国家富强,建国初期,我们面向苏联东欧国家开放,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把国家富强作为当时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开放,通过我们对苏联东欧的一些开放,使我们国家富强迈向了新的台阶,这样才有了这样的一种画面,一种局面。那就是连洋油、洋车、洋钉都不会造的一个国家,一个螺丝钉子,一个钉子、煤油都生产不了的国家,连火柴都生产不了的国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下子我们能造飞机,能造精密仪器、能做电真空管、能做自动电话交换机、能做原子能反应堆等。我们国家的第一架国产飞机是1954年7月26号,由南昌飞机制造厂,南昌红星机械厂制造出来的。第一座精密机械工具厂就是哈尔滨量具厂,是1955年1月18日投产的。1955年12月29日,第一座机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建成。1956年8月,第一架喷气飞机歼5在沈阳飞机制造厂制造成功。1958年6月,我们有第一座原子弹反应堆建成。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开放,通过学习,消化吸收。我们在50年代富强国家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刚才我们有一个论点,为了国家富强可能牺牲暂时的耽误人民的生活质量,那个时候的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宁愿舍小家也要顾大家,正确的处理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三者关系,为国家富强做出贡献。很著名的一个就是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成千上万的东部的一些工人、工程师、干部、学生等各行各业的人士,离开自己的城市、家园,奔赴大西南大西北,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工地上去。那么三线建设指什么呢?他指的是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在四川、贵州、云南、陕西、青海、甘肃的全部加上京广线以西、长城以西的粤北、桂西北、湘西、鄂西、山西、豫西和翼西等广大地区建设后方军事工业基地,数百万中国工业企业精英进入大山深处,开始艰苦卓越的创业,被称为大三线建设。

大三线建设对于改变西北和西南的落后的局面,对于巩固我们可靠的战略后方起了很大的作用。很多不毛之地、荒凉之地,迅速的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像攀枝花,过去连名字都没有,因为建设大军的到来,使得他迅速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有许多工程,很多地方现代化发挥的作用,像二汽、湖北十堰、像西昌卫星发展中心、像成昆铁路、像攀枝花钢铁公司等等,其实都是三线工程。我们的建设大军风餐露宿、撇家舍业、艰苦卓绝,他们为了国家富强做出了自己的牺牲,做出了公民应有的,担负起了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所以国家富强,国家富有时候是以人民的牺牲为代价的,但这个牺牲不是白白的牺牲,而他为了为未来的后代们的美好的幸福生活,他奠定基础。

经过1949年开始的国家富强的艰苦的创业历程,经过二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到1976年,我们国家在富强之路上跃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可以做一下数量对比,1949年我们的钢产量是15.8万吨,到了1976年我们是2016万吨;原油1949年是12万吨,1976是8716万吨;煤炭1949年是0.32亿吨,1976年是4.83亿吨;化肥1949年0.6万吨,1976年达到582.8万吨;普通中学在校生103万,到了1976年是5836.5万;电力、锭厂、木柴、水泥等都是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的增长。富强国家我们取得的这些巨大成就,他渗透着多少中国人的汗水和辛劳,支撑共和国大厦,支撑共和国富强大厦的是广大干部群众,工农兵各条战役线所付出来的艰辛的劳动。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姜波最后修改:姜波
0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