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民族复兴事业的卓越领导者,是民族复兴道路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过去我多次聆听过邓小平的报告和讲话,陪同他视察过部队和地方。我任济南军区政委期间,曾在济南火车站先后五次迎送邓小平。1997年邓小平逝世,我作为党的十四届中央委员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和追悼大会。可以说,中国的“邓小平时代”,我是亲历者、实践者。他提出和经常强调的几个重大问题,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保持安全稳定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想烙印。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我想就这些问题在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谈谈个人认识,作为缅怀和纪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
“发展才是硬道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勤劳致富”,这些群众耳熟能详的标语口号,成为了一个时代的重要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成果,是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开辟的一条科学之路、光明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的科学探索和理论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邓小平等一批老同志支持和推动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在全党掀起了解放思想的热潮,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有关的论述有很多,还有他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勤劳致富”等群众耳熟能详的标语口号,成为了时代的标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央文件传达小平同志的讲话和指示,我都认真学习领会,经常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感觉。邓小平理论中对社会主义的论述,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不仅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带来了中国的腾飞,也拓展了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