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客观要求。1992年邓小平指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事实发展证明,经过30多年不断继承发展,我们已经建立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党情、国情、民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制度和体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初具规模。当然,社会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制度也应该不断随之发展完善。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地总结创新,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更加完善、不断进步。
改革开放是民族崛起的必然选择。中国要用几十年时间,走过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实现民族崛起和复兴,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地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开放是我党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是一场中华民族的自我革命,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重要标志。
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基础
文革结束后,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还搞不搞社会主义,中国到底要向何处去等,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面对这种复杂局势,邓小平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主张。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提出来的一个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是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必须坚持的底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础。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革命斗争的经验总结。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上世纪70年代末,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后,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借批判“文化大革命”,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公开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无政府主义观点,给人们思想造成了混乱。当时我在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高级系学习,有的著名学者在学院作报告时,也公开反对毛主席、反对党的领导。社会上类似的观点和言论不在少数。我对此既感到非常气愤,又非常不解。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还搞不搞社会主义,中国到底要向何处去等,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面对这种复杂局势,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受党中央委托,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旗帜鲜明地做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我有幸在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了这个重要报告。他从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国家领导核心以及指导思想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和方向。邓小平的讲话,从根本上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认识,明确了正确方向,稳定了党心民心。特别是在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和坚持维护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方面,邓小平是起了特殊性、决定性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