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湘阴县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牢牢把握“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既着力解决当前“四风”突出问题,又着眼构建抓常抓细抓长的制度体系,探索建立系统科学的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上半年,湘阴经济在严峻宏观经济形势下仍然领跑岳阳市,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满意度调查排名第十三位、居岳阳市第一位。湘阴的经验做法,对我们探索建立群众路线长效机制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1、坚持党委主导、三位一体,确立长效主体机制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湘阴县着力探索建立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各级党委为组织主体、党员干部为工作主体的“三位一体”群众路线主体机制,把党委主导、党员主干、群众主体三者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践行群众路线的强大合力。坚持党委主导。在过来实施“第一支书”制度的基础上,该县成立县乡(镇)群众工作部和村(社区)群众工作站,统筹党委政府和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力量,形成群众工作合力,同时采取“支部+协会+经济合作组织”模式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创新,实现了党组织触角向基层延伸和对群众工作的全程主导。突出党员主干。湘阴县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万名党员亮身份、千名党员创红旗、带领群众奔小康”活动,引导农村无职党员择岗履职,强化党员意识,焕发创业热情;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公开承诺履职,积极争先创优,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强化群众主体。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湘阴县积极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田间地头,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而使各项决策更加贴近县情实际,更加符合群众意愿。今年,该县在全县广泛开展了“科学跨越大问计”活动,通过走访听计、座谈问计、征文献计、网络汇计等形式,广泛汇聚民意民智,凝聚了加速跨越赶超的强大合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