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探索干部赶考、群众打分,确立长效评估机制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湘阴县积极探索以群众为主体的群众工作评估机制,取得良好效果。创新评估主体。该县建立了专门的群众工作机构——群众工作部和民调中心,定期召开群众工作评估会或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邀请普通群众、社会组织等对各单位工作和党员干部进行“打分”。优化评估体系。该县制定了《湘阴县群众工作考评细则》,将群众权益保护、部门服务态度、政务服务质量、民生改善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等纳入群众工作评估指标体系,防止了评估标准与工作“两张皮”。改进评估手段。该县积极探索了群众满意度调查、负责干部述职评议、党员民主评议、媒体公开“晒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评估手段。如在媒体公开“晒卷”活动中,该县年初组织各乡镇和县直单位将“民生实事”办理计划通过县电视台、政府公众信息网站、政务公开栏等平台公布,年底再以同样的形式公布一年来的办理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和评判。通过发挥群众“主考官”作用,把服从群众的“主战场”变成了转变干部作风的“赛马场”。
7、坚持多管齐下、整体联动,确立长效保障机制
群众路线的有效运行是在多方互动、多方配合、形成强大合力的环境中展开的,需要各方面的支撑和保障。湘阴县着眼“长”、“常”二字,着力完善践行群众路线的支撑配套。突出干部能力建设。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干部教育培训,近三年时间完成了对全县43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20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的集中轮训。突出服务平台夯实。该县在岳阳各县市区率先建成了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对群众来访实行“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全面进行了乡镇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小图书室、小文体室“五小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村部建设“清零”工作,乡村两级生活工作条件得到改善。突出强化舆论引导。该县充分运用电视媒体、《湘阴周刊》、手机报、宣传栏等宣传资源和平台,在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传、群众工作典型宣传的同时,坚持把话语权交给群众,把镜头对准群众,创新开展了“最美村官讲党课”等活动,用身边的鲜活典型教育人、激励人、鼓励人,营造了践行群众路线的浓厚社会氛围,为建立群众路线长效机制提供了坚强的舆论保障。
(湖南省委党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湖南经验”课题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