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2)

今天我们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2)

“应用型”——转型也是回归

主持人:从社会需求看,我们既需要高校培养象牙塔里的学者,更需要大量的应用技术人才。有人提出来,我国80%高校都该是应用学科,从985、211工程高校到中职都需要向应用型转型。

葛道凯:什么是转型?转型是从一个型到另外一个型,这个由来其实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就业难缘于两种情况:一是大学毕业生到工作单位以后很长时间上不了岗,有一个企业负责人讲他们企业以前每年招1000名大学毕业生,按照他20年的人力资源开发经验,每个学生平均在企业要经过两年的培养锻炼才能够独立上岗,可是一些孩子们三年后就开始跳槽,等于只干一年活儿就走人了,所以企业干脆就不再招应届毕业生了。不是企业不需要,而是上岗很困难、人员流动大,企业不划算。第二个原因是学生眼高手低,认为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还去做一线工作不体面。这反映出我们教育与社会需求有脱节,太学科化,培养类型单一,应该有所改变。对于学校群体而言,什么是转型?是把现在学科型高校占主体的办学格局,变成一部分是学科型的,一部分是应用型的,使一批高校和专业能够把学科主导的办学理念转变成应用主导的办学理念。由此不难得出,转型的核心意思是建立高校分类体系,推动学校分类管理。如何实现呢?引导示范,给点利益,加点压力,建点典型。其实所谓转型,也是回归。我们教育政策的总体走向一直是注重应用的。例如在理科这个最学科化的领域,20年前就提出这些基础学科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要少而精、高层次,绝大部分的理科专业都要办成应用型理科,这是客观现实。而再往前看,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借鉴苏联模式发展起来,偏重应用是重要特点。

刘立新(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德国、奥地利、丹麦、瑞士等国相对其他欧美国家经济表现较好,青年失业率低,主要得益于双元制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的人才支撑。目前欧盟启动欧洲职业教育联盟,欧盟国家中等教育中职业教育学生人数的比例总体达到55.5%,欧元区17国达到59.2%。市场研究表明,到2025年欧盟中等职业资格人群在劳动人口和就业人口中仍将保持最大人群地位。菲律宾、南非、马来西亚等国积极与德国合作,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层次,坚持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保持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推进转型升级的同时,我们还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德国、奥地利、瑞士、荷兰及北欧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相继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我们要积极借鉴国际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在进一步提高专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引导一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转”更多是针对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及课程等方面上讲,是转向培养应用型的人才,而不是广义上的,不是转向应用型学科。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