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

李晓东:"好老板"李晓东(2)

"蟹王"签订"傻帽"合同 十余年向农民让利1700余万元

摘要:李晓东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学成以后又回到农村工作,1999年他创建了盘锦光合水产有限公司,并担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他以“光合”二字命名自己的公司,是想让自己的企业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吸收阳光,沐浴风雨,结出丰硕的果实;他想让自己成为一片绿叶,用生命的“光合”,制造出氧气和能量。他想把这些果实,把这些氧气和能量,无私地奉献给他人,奉献给社会。

2.稻田养蟹实现空白  民谣传唱:要想兜里有 跟着"蟹王"走

1984年李晓东从水产学校毕业,刚刚20岁的他被分配到了大洼县水产养殖公司。在二界沟那荒凉潮湿的海滩,伴着波涛汹涌的大海,他在滩涂养殖上开始了苦苦的探索,默默的钻研。漫长的6年,磨砺了他苦学苦干、自立自强的性格。

李晓东第一次接触河蟹养殖是1990年,他受命到河蟹开发增殖站当站长。当时,河蟹育苗还是一项空白,增殖站更是一穷二白,破烂不堪,连他这个头头在内共有11个“虾兵蟹将”。李晓东和技术人员、工人们在蟹池子边泡了整整一年,钻研种蟹暂养、交配产卵、幼体培育、病害防治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一年的汗水和泪水,终于泡出了成果,填补了河蟹养殖的空白。仅当年就产出蟹苗160公斤、盈利10万多元。李晓东总结编写出《河蟹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操作规程》,在全国沿海地区推广传播。

真正让李晓东成为“蟹王”的是稻田养蟹技术。1992年,当地一个农民向李晓东求援。原来,这位已经签订购买河蟹苗的农民,因为没有承包到养蟹的池塘而闹心呢。河蟹能否在稻田里养?盘锦农村到处是水稻种植田,李晓东曾经无数次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实践。这个前来求援的农民与李晓东的思路不谋而合,李晓东立即投入到稻田养河蟹的研究中。他帮助农民设计养殖方案,讲解养蟹技术,还随时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一春一夏,李晓东在稻田里像农民一样洒汗水呵护蟹苗,当年秋天,稻田养蟹获得了成功:稻田除了收获水稻外,还能额外收获河蟹,农民的收入比以前翻了两番多。

稻田养河蟹,这是水稻种植史上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稻蟹互生共利的典型生态模式,不仅拓展了河蟹养殖空间,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跟着李晓东养蟹能致富!”成为当地农民最热衷的事情,而李晓东也因为一系列的稻田养蟹科技成果,成为国内稻田养蟹方面的科研专家,随之,稻田养蟹技术迅速在全国推广,李晓东因此成为誉满全国的“蟹子王”。

而民间早就流传开了一首民谣:要想兜里有,跟着晓东走;要想家里富,争当养蟹户。 

3.这个模式为农民带来多少好处?“傻帽”合同让利1700多万元

如何转化科技成果,使其迅速变成生产力,为农民增收做贡献,成为摆在李晓东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农民出身的他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态,他们渴望致富,同时却又害怕承担风险,因为他们底子薄,经不起亏本。这样的心态反映在养蟹上,就表现为几个担心,一是没有技术,二是怕买不到好苗,三是怕河蟹养成后卖不出去。为了彻底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李晓东创造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即公司将有质量保证的优质生态蟹苗销给蟹农,并与蟹农签订回收合同,秋季以保护价收购扣蟹,在公司基地越冬后组织销售。

他向农户提出蟹苗质量保证条款,如果养殖户投苗后出现蟹苗死亡或成活率不高,即给予赔付。众所周知,蟹苗死亡或成活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水质问题、操作不当、农药残留、施肥过量、密度过大等原因都可产生影响,即便是同一批、同一个池塘出的蟹苗,也有的出现成活率高低相差很大的情况,应该说可以排除质量问题,但既然公司有承诺,考虑到养殖户的利益,他们投资养蟹并不容易,不管是什么原因,死苗都会给他们全年的收入带来巨大影响,所以每遇到这种情况,他都无条件地给予了补偿。多年来,他光因为这类情况为蟹农补苗就达到2000多公斤,占总售苗量的20%,合计金额超过了200多万元。

“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是一种对农民负责到底的模式,是一种甘冒风险无私奉献的模式。这样的模式到底为农民带来多少好处,一组数据就能让人一目了然——从2001年秋到2010年秋,光合水产有限公司共出资3.2亿元回收了加盟农户的1500万公斤扣蟹,与各年的秋季市场价格比较,累计向农民让利1700多万元。

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施过程中,李晓东一直把“诚实守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认为,诚实守信,是企业永恒的信誉之魂。1994年,由于农民养蟹积极性高涨,蟹苗热销,每公斤涨到上万元,许多蟹苗孵化场纷纷撕毁合同涨价。市场变化太大,光合水产有限公司也可以适当提价,而且加盟户也是能够接受的,但李晓东想到了“诚实守信”,仍然按合同以每公斤4600元的价格把蟹苗卖给蟹农。虽然公司当年因此减少收入达600多万元,但却赢得了诚信。许多业内人士也曾经嘲笑其为“傻冒”合同。而他毫不犹豫地作出抉择: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能让农民受损。

2000年春,盘锦地区扣蟹出现严重积压,市场价格大滑坡,最低价竟滑到每公斤十八元。养蟹户心急如焚,李晓东比养蟹户更焦虑,更忧心。思来想去,李晓东最后痛下决心,决定以每公斤四十元的保护价将扣蟹收回,然后到有水的地方放养。这样做消除了养殖户的风险,光合水产有限公司却要损失一百多万元。李晓东把这个想法刚一说出,立即遭到了全公司绝大多数职工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无异于自杀,纷纷要求他收回成命。面对众多疑惑的面孔,李晓东说:“我常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其实,追根溯源,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我国是农业大国,几乎每个人的根都在农村。我们不应该忘记农民的生活有多么艰难。这次扣蟹价格大滑坡,对一些农户来说等于雪上加霜,等于倾家荡产,等于断绝了他们的生路!不仅仅是这些,更可怕的是断绝了他们致富的希望。我们拿出一百多万元,对公司,对公司的每一个成员,无疑是个不小的损失,这是大家的血汗钱哪!可是,你们算过没有,这一百多万元将挽救多少农户!将使多少家庭免于妻离子散!你们如果想到这些,就会觉得这一百多万元的损失根本不是损失,他创造了远远超过一百万元的更大的价值!同志们,同仁们,这不是很值吗……”大家不再说话。他们再也找不出理由来否定董事长的决定,他们对农民有着和董事长一样的感情。

“非典”期间,扣蟹价格再次狂跌,由正常年景每公斤三十多元,跌到每公斤八元甚至五元。他们又将风险从养蟹户转移到了公司,致使公司四十万公斤扣蟹压塘两个多月,导致扣蟹脱壳后自相残杀损失五万公斤,直到五月中旬,公司才以每公斤八元的低价售出二十五万公斤。余下的十万公斤,他们用几十辆卡车,日夜兼程,分送到湖南、内蒙、黑龙江等地的几个淡水湖泊放养,这一年,光合水产有限公司亏损达三百四十多万元。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