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老师应提高心理“趋光性”(2)

高校老师应提高心理“趋光性”(2)

高校老师的“趋光性”,更应通过我们的授课,让学生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对我们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以增强青年学子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做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然而,有个别高校老师,仅仅学得了西方政治学的一点皮毛,或到欧美进行过走马观花的考察,便想当然地全面否定我们的社会制度的长处和优点,对西方那一套奉若神明,妖魔化我们的党和国家的历史,丑化我们的领袖,并且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把我们的社会说得一团糟,他们不仅在污秽自己,还在糟蹋学生的心田,我们绝不能容忍这样的老师继续站在讲台。

虎年春晚小品《一句话的事儿》有一句经典台词:“你心理放阳光点好吗?”激起观众强烈反响,一时间,呼吁“心理阳光”成了许多网民的共同声音。学子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个心理阳光的老师上课,既能学到有用知识,接受正能量,又轻松愉快,如坐春风,会留下美好印象。反之,听一个心理阴暗言语偏激的老师上课,或牢骚满腹,或冷嘲热讽,或阴阳怪气,课堂气氛沉重怪异,听课的人心情郁闷,不仅如坐针毡,度日如年,最后还只会收获一堆精神垃圾。

高校老师教书育人,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为人师表,为人楷模。真正做到灵魂干净,心灵纯洁,道德高尚,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向阳花木易逢春,万物生长靠太阳。自觉提高每个高校老师的心理“趋光性”,使自己的心理尽量阳光,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崇尚英雄模范,多传播正能量,多点赞好人好事,就能把我们的学子培养成一个个小“向日葵”,我们就会拥有一个阳光明媚的良好环境,早日建成令人向往的和谐社会。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