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站在撤地设市新起点 续写跨越发展新篇章(5)

西藏:站在撤地设市新起点 续写跨越发展新篇章(5)

摘要:今年6月26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原县级日喀则市改为桑珠孜区,这是西藏除首府拉萨市之外的第二个地级市。撤地设市,让日喀则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日喀则各族干部群众将以更加昂扬、更加奋发、更加开放的姿态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撤地设市,饱含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在日喀则的具体实践,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日喀则的高度重视,承载着日喀则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标志着日喀则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撤地设市,是日喀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是日喀则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让日喀则赢得了科学发展的新机遇,开启了科学发展的新航程,奏响了科学发展的新乐章。

撤地设市,标志着市管县区的新体制开始运转,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从根本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对民族和边疆地区加大扶持的历史机遇,中央赋予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多重优惠政策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特殊政策机遇,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建设、吉隆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和航空、铁路、公路综合交通体系形成的发展机遇,必将更加有力地促进日喀则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撤地设市,进一步优化日喀则投资环境,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农牧资源、旅游文化资源、矿产资源和边贸资源的优势,增强综合发展能力,推动“五大”向“五强”转变。撤地设市,让日喀则作为全区第二大城市、后藏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凸显,有利于加速中心城市的建成,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拓展城市地域面积和发展潜力,发挥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提升影响力、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起点,日喀则各族干部群众将乘势而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全力以赴保增长,坚定不移调结构,持之以恒促改革,努力把日喀则打造成西藏经济新的增长极、西藏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极,积极构建区域特色鲜明的城郊经济带、牧矿经济带、旅游边贸经济带,加快推进具有国际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然环境优美的高原生态名城、西藏主体功能优化的副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地区的后藏中心城市、中国—南亚陆路贸易大通道的枢纽城市建设。面临新机遇,日喀则市委、市政府将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坚持依法治市,全面深化改革,在科学发展、和谐稳定、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生态良好、边防巩固、党建加强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不断推动发展稳定先行市建设,确保在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西藏经济新的增长极,实现日喀则大发展、大跨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税收制度、国有企业和医疗、教育、就业等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发展后劲和动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融入茶马古道经济走廊,加大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建设,逐步发展日屋口岸,推动边贸与旅游协调发展、共同发展,打造旅游边贸经济带,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用足用活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投资、计划外援藏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日喀则经济发展步伐。以发展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雄村铜矿等优势矿产业、文化旅游业为重点,依托优势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加速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城镇规模和布局,构建以桑珠孜区为“一核”,以拉孜县曲夏镇、江孜县江孜镇为“两翼”,以雅鲁藏布江、拉孜—聂拉木、桑珠孜—江孜—亚东为“三轴”,以中部城镇化重点发展区、北部牧矿保护性开发区、沿边生态屏障旅游边贸区为“三区”的“一核两翼三轴三区”城镇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高原新型城镇体系。推动桑珠孜区与各县协调发展、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大力提升城镇承载能力,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