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的具体践行(3)

“三严三实”的具体践行(3)

摘要:焦裕禄结合在兰考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实际,出台了一个“干部十不准”,在全县干部中加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到兰考的时候,在焦裕禄纪念馆中,仔细审视了“干部十不准”的具体要求,他说,这样一个“十不准”在我们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把民心凝聚在党的周围,确保我们的人民群众永远跟党走。讲“三严三实”,讲作风建设,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使我们党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使我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越来越好,这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创业要实

创什么样的业?是青史留赞誉的,还是千古留骂名的,是历尽千秋被人称颂的,还是华而不实为自己装扮的?这是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担当意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鲜明观点。敢于担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创业要实的核心和关键,是共产党员的鲜明品格和必备素质。

敢于担当,知责任。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遇到的困难、挑战和风险更加严峻,增强敢于担当意识迫在眉睫。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拷问自己:“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点什么?将来给党和人民留点什么?”时刻牢记使命、牢记责任。树立敢于担当的意识,就要在政治上有定力、有坚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生必修课,练就思想上的“金钟罩”“铁布衫”;要在理论学习上加强紧迫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把系统掌握马克思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要在个人情怀上,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广阔胸怀,一心为公,坦荡做人。

善于担当,增本领。打铁还需自身硬,铁肩才能担道义。担当背后是品格,是境界,更是能力,是本领。能力水平是担当的底气、担当的根基,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庄子?逍遥游》中说:“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千里之行尚需三个月来聚集粮草,人生之路何止千里,自然需要更丰厚的积淀。作为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积蓄力量,做到厚积薄发;注重实践培养,从做好手头工作开始,把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当作提升担当能力的阶梯和展示担当能力的平台,锤炼担当的意志,养成担当的习惯,提高担当的能力。只有自己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不断提升勇于担当的本领,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勇于担当,扬正气。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更多、情况更加复杂、矛盾更加棘手。能不能在这种环境下,不退缩,不害怕,关键是看党员领导干部有没有担当精神。作为领导干部要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有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思想境界;要以雷霆万钧之势扛起职责,担起任务;要有坚持正气的勇气,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维护真理、实事求是的政治自觉。只要有锐气,善于担当,不折腾、不懈怠、不动摇、重实干,就能够安定民心、凝聚力量、解决问题、战胜困难、推动发展。

总而言之,创业要实,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量力而行,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不做拍脑袋瞎指挥的事。曾几何时,一些地方为了片面追求政绩,不顾条件和实际,不问市场和效益,有的盲目上工业项目,有的甚至强迫农民群众发展所谓特色种养,有的为此还强行征地拆迁,但项目大都不了了之。这些半途而废、人走政息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创业不实,干事情不是从实际出发,不替群众利益着想,不为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考虑,而是为了邀功请赏、扎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有的甚至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牺牲精神文明、牺牲党和人民群众的感情为代价,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样一些好大喜功、劳民伤财、违背群众意愿、伤害群众感情的事,群众当然不满意。

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实施规划的过程,推动工作、为群众谋利益的过程,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拖着来、绕着走。难题要一个一个地破解,计划要一项一项地落实。过去,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现在应该是有多少事要办,就要想方设法找多少钱来办,毕竟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我们只要干出一点成绩,就一定会感受得到群众的满意度。“功成不必在我”,领导干部创业要实,就是要“一张蓝图干到底”,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真正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和人民满意的政绩。

做人要实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这是领导干部加强自我修养的应有之义,关系着党的事业和人民的福祉。

做人要实,领导干部首先要做一个老实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始终坚持把诚实务实作为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立志做这样的“老实人”:不是真的思想迂腐、不懂人情世故,而是做一个善于团结同志、懂得工作方法的老实人;不是真的缺乏工作能力、庸庸无为的老实人,而是做一个工作能力过硬、敢闯敢干的老实人;不是一团和气、四面讨好的“老好人”,而是做一个作风正派、勤勉敬业的老实人。当前,各领域全方位深化改革,党的工作特别需要这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有力作风保障的人。

做人贵在诚实,百巧输一诚,做诚实人,说诚实话,办诚实事,不偷奸耍滑。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不仅是一种个人品德,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诚信价值,更是一种从政准则。

清代小说《镜花缘》讲述了一个“两面国”的故事。那里的人长着两张截然不同的脸:一张是慈眉善目的笑脸,另一张则是凶狠阴险的恶脸。一个长安人在这里待久了,也变成了“两面人”。这个荒诞不经的故事,映照出当今某些“官格分裂”的积弊。“两面人”往往是两面三刀,滑头滑脑,当面是人,背后是鬼,见鬼说鬼话,见人说人话。“两面人”官员表现有三。

一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中国传统有“言必信、行必果”的古训,做老实人,必须是说老实话与做老实事的统一。然而在现实中,某些官员作报告振振有词、头头是道,却不把自己说的话当真,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不做,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带头违反。

二是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台上俨然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大讲如何严以律己、廉洁从政;而在台下却大肆进行权钱权色交易,活脱脱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政治魔术师”。“大老虎”无视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小官巨腐小官滥权现象背后无不闪现着“两面人”的鬼火。

三是对上一套,对下一套。这样的人上下等级观念分明,说话做事区分人的地位,见风使舵、巧言令色。对上级极尽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对下级和群众则冷漠无情,颐指气使。

做人要实,还必须改进考核和用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让那些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真正没市场、受惩戒。让老实人吃得开,关键是积极培养、主动关心、大胆起用、坚决支持老实人。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带好头,教育引导干部做人要实,尊敬老实人、重用老实人,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在全党全社会营造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的良好氛围。

把民心凝聚在党的周围,确保我们的人民群众永远跟党走。讲“三严三实”,讲作风建设,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使我们党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使我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越来越好,这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