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继承:儒家的智慧与现代价值(上)(11)

摘要:中国文化的内容架构非常丰富,包括儒家、道家、佛家、中医、书法、绘画等,儒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其内在的逻辑和结构而言,儒、释、道三家互相支撑和渗透的文化结构,构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面。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谈及儒家思想。郭继承教授对儒家思想的全貌做一个概括和介绍,并总结出儒家文化的对我们的启迪和教益。

所以,我这里给大家做一个小结,孔子的这个话,代表了中国文化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谁能拯救人类,我提出这个命题。当然,其他的民族的文化认为,一个造物主来拯救,中国文化不这么认为,谁来拯救你自己?人类自己拯救人类,这就是孔子的一句话,叫敬鬼神而远之。

什么叫敬鬼神而远之?敬什么意思?就是要敬畏,对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要敬畏,如果我们这个社会没有敬畏,什么都敢做,这叫没节操、没底线,这个社会会出大问题的。我们对大自然要敬畏,对未知的东西要敬畏。人有了敬畏之心,才有底线,才有操守。孔子说的敬鬼神意义在这里,我们有一颗实敬畏之心,对大自然的敬畏,对我们人类所不知道的东西的敬畏,这个时候我们人类才有了操守和底线,才知道什么是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

那么,什么叫远之?就是不要走盲目崇拜的道路,不要盲目崇拜而迷失自己的道路。人类的救赎到底靠谁?靠人类自己。所以,一个人违法犯罪,不管你到哪里祈祷,该抓的还得抓,该承担的责任必须得承担。那么,怎么避免这个恶果?用孔子的话,叫自强不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奉公守法的人,君子务本的人,这样才能不被那个恶果所缠缚,自己做好才是根本的解决之路。所以,为什么要远之?就是中国文化的八个字:命自我立,福自己求。所以,中国文化实际上写的是大写的人,是自己要为自己生命负责的人,谁来救你?自己来救自己。所以提高境界、拓展智慧、完成人格,然后净化心灵,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提升,在给国家在给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来对社会好,也对自己好,这就是皆大欢喜。

所以,孔子提出那么多境界,怎么做,孔子自己都说了。

3、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最后,孔子对自己的一生,实际上有一个小结,这个小结我就当做对孔子思想介绍的结语了。孔子说,他这一生,怎么成长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圣人的这一生,他从十五岁志于学,一直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做了这个概括。我的看法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从孔子成长的一生中间,来吸取智慧,把孔子当做一个标杆,当做一把尺子,对照自己,和他老人家比,我们缺什么。

比如,十有五而志于学,什么叫志于学?就是孔子在十五岁的时候,这一生要做什么,都已经非常清楚了。我们多少人活了三四十岁,都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还在碌碌无为,还不知道此生的使命和责任啊!有人问了,有没有人做到的?周总理十二岁“为中国而崛起而读书”,也是这个状态。所以,十五有志于学给我们的启发是,一定要知道此生的使命和责任是什么。人的一生,说起来八十年、九十年仿佛很长,可是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要知道自己这一生的追求是什么。

三十而立,什么是立?孔子到三十的时候,看问题、处理事情,基本的格局就立起来了。我们现在很多人一辈子都立不起来,听到张三说张三有理,听了李四说李四有理,某一个海外归来的人一说西方多好,就觉得多好。到底人应该怎么看问题?要立起来,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考,要有自己判断的能力。很多人陷入到传销里面,进去以后,一两天就已经完全被洗脑、征服了。我们听到各种观点,听完之后,用中庸的话,要明辨之啊。你难道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没有理性判断的能力吗?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三十而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自己关于人生和宇宙等重大事情,有了一个基本判断之后,再听各种学说,就知道该怎么取舍,该怎么判断。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