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立场是根本政治立场

人民立场是根本政治立场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的一点体会

摘要:党的性质没有变,人民群众的基础地位没有变,但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必须历史地、辩证地、动态地分析党群关系的变化。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动员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更加充满信心地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围绕“不忘初心,继续奋斗”这个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其中,第六个“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强调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这是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全党的郑重要求。

一、科学看待党群关系的现状

当前党群关系的总体状况是好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的高速度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我们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干部也是好的,没有他们的努力,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今天,人民是认可他们的。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人民主体观,党群关系不断改善。牢固树立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和立场,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主体观的基础所在。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他还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他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当前,“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

改进工作作风、净化政治生态,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主体观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就是对社情民意最直接、最现实、最响亮的回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也是要反对“四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此后,党内又先后开展了“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活动,把密切党群关系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进党的作风的思想,抓住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主体观的价值追求。习近平在当选总书记后的第一次公开讲话就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提出:要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他特别关心处于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在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对各类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归根结底,“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这些都表达出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热爱人民的鲜明立场和真挚情感。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党群关系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是一些群众对收入差距不满意,对就业、住房、医疗等民生问题不满意,对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特权和腐败现象不满意。这些问题对党群关系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