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校长"赵晓春(2)

摘要:他身兼两职,八小时工作时间里,他是哈尔滨市南岗区通达街工委书记,一下班,他又是农民工子女家长学校的“义工校长”。他叫赵晓春。从最初的人员冷清,到后来的堂堂火爆,多年来,赵晓春已为1.5万名农民工家长举办讲座81场,为贫困学生赠送家用学习书桌225套、图书21000册,资助贫困农民工子弟400多名。如今,赵晓春和他的农民工家长学校越来越“火”,家长们也越来越喜欢他的课。2016年6月,赵晓春荣登“中国好人榜”。

2.从冷清到火爆 农民工家长为何都“买”他的账? 

“我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班级里五十人,我总是排在四十五六的位置,每次发布成绩,我回家都得挨我爸一顿揍。有一次,是我妈去给我开家长会,还是四十五六名的成绩,回家后我妈找出了家里一周都吃不了两次的白面给我做了一碗手擀面。面条端上来的时候,我妈说了一句话:‘春啊,以后好好学习啊。’也就是从这碗面条和这句话开始,我的人生改变了。” 

就在赵晓春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至少有近十位家长偷偷地抹去了眼角的泪水。 

赵晓春说,这种情况在他的课堂上并不少见,因为通过几年的历练,他已经很熟悉用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方式能找到与农民工家长们在情感上的契合点。 

“我叫赵晓春,来自海伦,当年我父亲就是从农村来到城市工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也是农民工的第二代。”每次上课,赵晓春都会指着胸前写有“海伦 赵晓春”的纸牌做自我介绍。 

“与农民工交流,一定要建立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赵晓春说:“我不是专家,来听课的人也不是学员,我们都是兄弟姐妹,我是揣着一颗真诚的心来和大家交流的。” 

为了建立这个平等的平台,赵晓春的讲座没有一句空话、套话,基本都是“大白话”,支撑每一个观点的论据都是感动人心的小故事,所举的案例也都是家长们耳熟能详且最容易理解的;因为,他在讲课口渴的时候会喝水,所以,每次讲座他都为来听课的家长送上一瓶水;讲座时穿的衣服也都是仔细研究过的,夏天穿白衬衫、冬天穿大棉袄,总之是越普通甚至有点土,越好。 

赵晓春说,就连如何与这些农民工家长们说话、握手、拍肩,他都认真考虑过。有些方法是从心理学的书本上学来的,但更多的都是从实践中一点一点磨出来的。

赵晓春正在为农民工们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图片来源:哈尔滨文明网

2008年,当赵晓春第一次开办讲座的时候,不仅他主动找上门的学校不相信他能办成,那些有小孩在这里上学的农民工也不买他的账。  

拿着学校给的名单,赵晓春挨家挨户去请家长。第一家,不去,因为要出摊;第二家,不去,因为要收废品,第三家、第四家……一家一家走下来,最终答应来听课的人寥寥无几。  

赵晓春向学校承诺,如果有5%的家长听课中途离开,他就再也不来了。  

几年过去了,无论是100多人的课堂还是几十人的课堂,5%的“目标”始终未实现。  

不仅如此,请赵晓春讲课的人越来越多,家长们也越来越喜欢他的课。  

在一次讲课过程中,一位坐在第一排的家长因为有业务,在讲座期间来来回回出入,接了三次电话,但最终,他还是回到课堂上听课。

提起这件事,赵晓春笑着说:“要是在我们单位开会时候这样,我早就批评他了,但是在这里不行,因为家长们都在忙于生计。在城市中,他们的心始终是处于一种漂浮的状态。一颗漂浮的心是很难听进去别人的说教的,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找到与家长们沟通的最好办法。”

“一个孩子被问到手中一大一小的两个苹果先吃哪个,孩子回答两个都咬一口。如果他的母亲立刻就加以责怪或打骂,可能就没有机会听到孩子‘好把更甜的那个给妈妈’的贴心话。请给你的孩子一点耐心,俯下身来同他的眼睛一般高,只有这样才能读懂孩子的心灵、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在2012年5月初的一次社区讲堂上,赵晓春的这段话让很多的家长不断地自我检讨。

也许有人不相信,一个身材魁梧的东北男人能有如此细腻的大爱情怀,但凡是听过赵晓春讲课的人,都会满怀真情地说,“他的课朴实却充满意义,每一位家长和学生都值得去学习!”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