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按照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张明:按照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生态文明建设是在这个总方略统领下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举措。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必须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全面依法治国为保障、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证,坚持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建设美丽中国不仅要建设美丽城市,更要建设美丽乡村,这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内在条件,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考量。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特别是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等突出问题,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一是能源资源约束强化,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我国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淡水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8%,石油、天然气等战略性资源对外依存度达到59.5%和31%。二是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已经接近或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全国一些地区持续遭遇雾霾袭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重点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比例过低。三是森林总量不足,草原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严峻,全国生态整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可以说,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实现绿色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紧的约束、最矮的短板,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退不得的而又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这种状况不改变,必然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发展的空间和后劲将会越来越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将化为泡影。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意,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对于整体提升民生福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着根本性的意义。

我国现代化建设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走出一条新的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只有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铺就“绿色化”的发展道路。只有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把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起来,才能让良好的生态环境真正成为全面小康社会普惠的公共产品和民生福祉。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