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绿色变革。必须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统领下,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必须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指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同时,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加快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动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搭好基础性框架,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首先,要改革和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其次,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再次,要建立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实行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第四,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