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经典解读
1.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
在1934年瑞金,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朱德、王稼祥在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了“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论断。为什么在1934年把政治工作提到生命线的高度?这里,我们就要提到思想政治工作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史料。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我们的队伍一路撤退,死的死、伤的伤、跑的跑,毛泽东同志就觉得,如果再往前走,这队伍就走没了,所以就停下来进行改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有两个最著名的成果:一个是支部建在连上,还有一个是废除打骂制度,改善官兵关系。支部建在连上,为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组织保障。废除打骂制度,为优化官兵关系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三湾改编”,我们的队伍才能继续往前走,我们的部队才有凝聚力、有吸引力、有感召力。所以,到了1934年,回顾七年来走过的路,王稼祥、朱德在政治工作会议上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后来,几次反“围剿”的胜利,包括我们在井冈山能够发展起来,和政治工作是有关系的。
2.八路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
1937年,毛泽东在《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提出八路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这三大原则实际上都是围绕着调动积极性提出的。
首先,官兵一致。在军队内部,我们要调动士兵的积极性,要让士兵觉得官兵关系是和谐的,官兵是平等的。旧军队的等级森严,而我们的军队就不同,首长要爱护士兵,并建立了一些制度,比如士兵委员会等。如果有人克扣兵饷,就可以举报他,士兵委员会可以提出制裁,进行审查。这也成为我们军队的传统。我们讲官兵一致,就从方方面面保证官兵关系是和谐的、是平等的,有利于调动士兵的积极性。
第二,军民一致。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刚到延安,人吃马嚼,一开始的办法是向当地政府征粮,政府向老百姓派粮,老百姓感觉压力比较大,就出了一些怨言。大家可能听说过这个故事。有一年夏天下暴雨,延安县委一班人在室外开会,县长就被一个雷劈死了。后来,一个农民说,这个雷怎么不把毛泽东劈死?可见当时的民怨很大。毛泽东同志听说以后,开始也挺气愤,就要问一问为什么。结果一问,这个农民就说了,你们来了以后,我们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因为要征粮派粮。毛泽东同志听说了这个情况以后,觉得问题非同小可,后来就想办法解决问题,在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且还能援助当地的老百姓。所以,当地的老百姓就非常高兴、非常感动。过年过节,当地的老百姓就选出德高望重的老人去向毛泽东拜年,军民关系变得非常融洽。正是在这么一个融洽的氛围中,老百姓用当地的民歌表达对共产党、对毛泽东的感激之情。看看,这是多么大的反差!从开始的咒骂到后来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是人民大救星”,这是农民朴素感情的反映。这就是军民一致,在军队和人民的关系上,不光是调动军队内部的积极性,还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支援我们。
第三,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这是当时最明显的、最典型的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案例。我们怎么样化敌为我、化敌为友?这就是我们政治工作的威力。有个统计数字表明,在解放战场上,消灭的敌人中有56%不是靠军事打击、肉体消灭,而是靠政治攻心、政治动员,使得一些敌对力量就变成了我们的力量,包括起义、投诚、反水,北平和平解放也是这样得来的。这都是政治工作的威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人们认清形势,其中有很多具体的环节、过程、做法,工作很艰苦、很细致,但效果非常明显。所以,解放战争到后来特别是1947年底以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力量对比反转了,共产党占了绝对优势了,最后摧枯拉朽,让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其中政治工作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治党治国的科学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治党治国科学的提出
1982年11月,在全国党员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宋任穷同志有这么一段话:“要逐步形成一种观念:思想政治工作,党的教育工作,这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治党、治国的科学,在这个岗位上的几百万干部要努力钻研这个业务,造就大批思想政治工作专家,去完成新时期赋予我们的任务。”
在这短短的一段话里,有三个关键词:科学、专业、专家。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离不开这三个关键词。
(二)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认识历程
首先,这是对“文化大革命”中思政工作“左”的教训进行反思的认识成果。粉碎“四人帮”以后,各条战线都拨乱反正,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也拨乱反正。军队首先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能不能科学化,能不能从经验形态提升到科学形态。因为我们知道,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历史很长,从黄埔军校时期就有了政治工作。那么,这样一个讨论引起了广大思政工作干部的极大兴趣,后来一些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都加入到这场讨论中,连大科学家钱学森也参加进来了,还写了一篇文章叫《早日建立马克思主义德育学》。1982年,中央也对这场讨论做了一个总结,也就是上述那段话,结论是:思政工作是一门科学,要研究专业,要造就专家。
第二,这是学习研究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得出的认识结论。改革开放以后,开放打开国门,我们不光是看到各国在经济上的飞速发展,也看到管理上的很多发展,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论(理念)成为主流。
以人为本的管理,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就是提高管理的文化品位,强调以人为本。当然,企业文化不限于企业,它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我们下面要说的是,与思想政治工作联系非常紧的、相似性很高的一个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管理理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