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张鹏: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与行动(2)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与主攻方向

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主攻方向的概括,也是我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在规律认识的重要深化。根据中央的要求,我们概括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要想实现最终目的,要想完善和巩固主攻方向,我们要坚持这样的行动要求:增强微观主体的内生动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提高潜在增长率。

换句话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在实现最终目的的道路上有一些直接的指标反映。这些直接的指标反映在微观和宏观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在微观指标上,我们要提高企业的内生动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一个企业是不是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上,一是要看它的内生动力、自我创造能力、自我发展空间是大还是小;二是要看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提高了还是恶化了。第二个方面是在宏观指标上,表现为“三率”: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劳动生产率主要优化的是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优化的是整个要素体系的利用效率、组合效率及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所带来的效益。潜在增长率是指我们因为资源的有效使用从而导致资源的节约、要素的节约,我们的要素又拥有了新的空间,从而为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大家要记清楚,微观层面有“两力”:内生动力、盈利能力;宏观层面有“三率”: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我们的“二力”和“三率”,是在实现满足最终目的的道路上,实现优化配置和良好控制的重要指标要求。

(一)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具体的分析当中。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那么接下来我的问题就来了:第一个问题,满足谁的需求?第二个问题,满足哪些需求?第三个问题,需求在现阶段表现出什么特征?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要想实现最终目的,满足需求,要想让中介指标符合“二力”“三率”的要求,我们就得非常准确而且客观全面地回答好我所问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满足谁的需求?中央说得很清楚,我们满足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换句话说,是谁的需求呢?是人民的需求。人民的什么需求呢?是物质需求再加上精神层面的需求(文化需求是精神层面的重要代表),所以我们要满足的需求是物质加精神的全方位的需求。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在物质文化之外,对生态文明也有相应的表述。所以,大家可以看出来,我们满足谁的需求?满足人民的对物质、精神以及生态发展等层面的核心需求内容。

第二个问题,满足哪些需求?要满足的是人民上述需求,那么这些需求包括哪些门类?是现实的,还是潜在的?我们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需求,又要顺应规律,主动按照需求的发展方向去实现供给体系的调整,来满足潜在的需求。对潜在需求的满足的过程,就是我们用供给来引导消费的过程。换句话说是供给在掌握消费规律的条件下,正确运用规律,从而形成对潜在需求的发掘和激励。这就是表现出来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

第三个问题,需求在现阶段表现出什么特征?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要解决的是两点。第一点,需求到底来自于哪一个社会主体?人民的范围包括我们的居民,还包括我们的企业,同时也包括我们的政府,这是一个大人民的概念。我们要满足的究竟是来自于谁的需求?我想,家庭和居民的消费是我们要去满足需求的主体。第二点,家庭和居民的消费在当前又表现出哪些特征出来?一是个性化的特征,越来越表现出个性化。原来,我们以从众为美,现在很多人以自己的个性化表现为美。二是多样化的特征。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将渐成主流,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阶段基本结束。这就是当前需求的典型特征。供给要满足的需求,就是要满足居民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为主体的需求。供给体系来仅仅满足这样的需求还不够,还得有要求,还得以高的效率、好的质量来满足。要提高质量和效率为核心。这是我们对最终目的的概括。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余永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