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张鹏: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与行动(8)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行动

要完成上述要求,就要付诸行动。行动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重要条件。行动有三大构成:改革行动、政策行动、企业行动。改革行动和政策是体系要变,企业行动是个体要变。那么,我们之前提到的要“提高质量”,到底是提高个体质量,还是产业群体的质量?我认为,我们提高的是体系,重点是产业整个群体的质量提升。

1.改革行动

2016年中央经济会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也就是说,改革就是要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以最大化发挥,并使价格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核心指标和指针。这是第一个根本途径,深化改革。

为了实现“深化改革”这一根本途径,我们在改革的过程当中,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于改革的设计,要完善跨部门的统筹机制,不能把改革做成碎片化。第二,既要制定方案,又要推动落实。改革的方案要求和落实要求,将会在改革的推进过程当中,越来越直接地表现出来。比方说东北振兴战略,新一轮的东北振兴战略在公布战略之后,接下来就要公布工作的要求和重点:谁来负责什么、怎么落实等等。第三,做好顶层设计。没有顶层设计体系,我们的措施之间就会缺乏系统性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呼应,甚至会形成相互掣肘的局面。第四,在顶层设计的条件下,充分调动地方和基层推动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是说,我们的顶层设计不是一种具体操作方案,而是一种战略、框架和逻辑,按照这个目标、框架、战略和逻辑去做,各地方因地制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转化,最终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达到我们的战略目的,实现体系化的有序推进。这就叫做顶层设计下要充分调动地方和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根据改革的上述要求,我们在改革当中要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改革:

第一,要深化国企和国资的改革。在深化国企和国资改革过程中,要在商品和服务市场当中实现有效率的差异化生产,追求资源和要素的有效配置。要进行国有企业改革,除了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在功能性的差异以外,在产权、职工的保护、社会待遇上还要公平化、一致化起来。对于这种公平化和一致化,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角度来讲,要进一步理清政企分开的要求。特别是政府和资产管理业务的有效分开,要以管资本为主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也就是说,政府的国有资产监管,主要管的对象是资本,主要资本的管理要求是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而不是国有资本以什么样的具体形态把它存储和展现出来。在这个条件下,国有资本又将通过出资入股并占有股权的方式,跟生产过程当中的具体资产形态相结合,但是这种结合不是由政府直接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而是假借一个资本持有主体来完成的。因此,我们要在市场当中,大力构建两类国有资本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重点加强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的监管,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又以出资人的身份参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在这个条件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企业之间是平等的民商事法律主体。也就是说,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影响在于:一是选聘中高层管理者,二是开展资产审计,三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参与企业的重大生产经营决策,而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基本上不做涉及。这是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变化和调整。

那么,国有资产的国有企业股权和治理结构的变化主要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因此,要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既做增量又做存量,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点已经向纵深延伸,混合所有制改革延伸的这些行业都是往往被称为“垄断行业”或者说得客气一点叫“自然垄断行业”的这些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混合所有制改革既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是垄断行业的改革,所以这个改革万众瞩目,对国有企业、中国经济、中国股权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对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与提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二,要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抓紧编纂民法典,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创新生产组织方式的作用十分巨大,同时还能使中国经济有效地克服高折旧条件下的资产积累和企业发展与提升的问题。

第三,要稳妥推进财税改革,落实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方案,抓紧提出健全地方税体系方案。也就是说,首先要使预算调整能够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我们对税制就不能仅仅是简单地谈减税,而是要使生产环节的减税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产业调整需求和产业链的调控需求有效地结合和统一在一起。其次,在财政支出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往往需要创新,需要“四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这些“新”的背后都有可能带来转型风险的快速累积和企业折旧的快速提升,我们要通过有效的财政支出来引导市场资源的战略性的有效配置,不能只看短期利益,还要重视长期利益的协调、完善、提升和巩固,通过预算调整、预算管理来推进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和有效的推进。除此之外,还要兼顾政府之间的利益,防止政府之间的利益诉求而导致改革进程出现扭曲,要落实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的总体方案,抓紧提出健全地方税体系方案。

第四,要审慎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深入研究并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革,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有序推动民营银行发展。

第五,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使要素配置打破区域和地域界限,在全国市场范围内实现更加有效,更加有序的配置环境。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余永峰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