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张鹏: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与行动(9)

2.政策行动

政策行动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何实体经济收益赶不上资产市场的收益?实际上,资产回报率等于两个方面的加总:一是资产收益率,二是资产溢价水平。从中国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来看,我们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几乎没有溢价的可能,现在存在的可能就是折旧而导致的价值回落。也就是说,我们不仅没有溢价的可能,相反因为折旧的增加还可能导致价值水平的大量回落。在这个条件下,资产市场既存在资产收益率,又存在资产溢价的可能,而生产环节只有收益率,没有资产溢价。因此,当前实体经济的收益就开始低于资产市场的收益率水平,尽管资产的收益是通过实体经济的生产环节的收益再分一部分过来,但是它毕竟是两部分加总的结果。我们要想让实体经济的资产回报率超过资产市场的资产回报率,就得扭转资产价格的快速溢价、对资产回报率的扭曲以及对资本资源配置的扭曲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钱不进实体经济,而是去了房地产市场。那么,钱为什么都去了房地产市场?因为房地产市场的收益率高。为什么房地产市场的收益率高?因为房子既有资产收益率(比方说我把房子租给你,我所获得的租金收入是一种收益率的回报),又有房屋的价格溢价(比如房价的上涨)。那么,房屋的实际回报率就等于收益率加上房屋的资产溢价。而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资产都是折旧的,比如厂房、固定设备等固定资产都是有折旧的,在这个过程中,资产不仅没有溢价,反而资产价值还在回落。那么,你只能靠什么?只能靠资产收益率。也就是说,生产环节只靠资产收益率,而资产环节又靠收益率又靠溢价。如果当收益率下滑的时候,生产环节自然而然对资本的吸引能力就大幅度下降,资本要素就更多地配置在资产环节中了。那么,要想让生产环节发展,要想让生产企业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动起来,能够去追求创新,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成体系地形成对质量的追求,就必须解决好收益率回报的问题。而这种回报,就要限制资产价格的溢价,对资本的配置更多地回归到资产收益率的轨道上去。也就是说,大家是要拼资产收益率,谁的资产收益率高,资本就向哪个环节集中,而不是看谁的资产溢价的可能性大。

在这个条件下,要推出对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长效调控机制,大力控制不必要的投资和投机活动,真正让房地产以居住为目标,让生产企业以产出和效率为目标进行生产设计。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为何实体经济追求规模而不是效率?也就是说,为什么中国的实体经济在生产过程中,仍然是以规模为先导,而不注重效率的提升?为什么大家都去注重快速地扩张生产规模,而不是快速地形成效率提升的能力和空间?我认为,导致这个原因的核心是由三个方面的因子构成的。一是创新租金的快速消散。企业有了一个创新活动,创新以后就会形成市场的垄断,但是很快就被山寨和模仿,被山寨和模仿以后,创新的垄断性就没有了。因此,企业在创新以后,马上就开始追求大规模生产,而不是追求对创新的持续性深化和不断优化,从而提高创新的可持续性和创新的价值,以及它在当期表现的稳定性。二是市场机制的低效运行。也就是说,实体经济好不容易取得的创新空间,市场却感知不到。三是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使用失序。我们刚才讲到,把一部分资产转移给居民,同时将杠杆也转移给居民,这是一个比较切实的选择,但是大家要注意,居民资产负债表不仅是要用来进行投资的,还是用来消费的,要在消费和投资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如果硬生生地把居民资产负债表都拽到投资环节,那么接下来在消费层面就会表现出瓶颈和不足,而消费层面的瓶颈和不足又会制约当期市场的出清,市场出清不了,市场承受价格的能力有限,市场接受高质量产品的诉求有限,就会形成一系列重要的风险。

在这个条件下,我们在政策行动上就要注意,至少在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要按照以下三个方面来行动:

一是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

二是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三是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大家可以看出来,在这个过程中的核心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要让优秀的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能够进入实体经济;二是要让实体经济以追求效率作为核心目标,而不是以追求产出规模为核心目标。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余永峰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