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手开创全面小康的美好明天(2)

用双手开创全面小康的美好明天(2)

新华社记者一线直击脱贫攻坚的基层实践

摘要: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12.8万个贫困村,数千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目标,是党和国家做出的庄严承诺。

授人以渔,脱贫靠智

安徽省石台县七都镇河口村贫困户吴多平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清楚:想要让孩子改变命运,必须要多学知识、多学本事。

2016年4月,在驻村“第一书记”李朝阳的帮助下,河口村的一批孩子前往合肥的一个汽车工业学校免费学技术,这其中就有吴多平的孩子。

“期待孩子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一个孩子学有所成,一个家庭就能脱贫致富。”李朝阳说,校方给了这些孩子很多关照,还答应未来为他们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脱贫靠智。“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地处鲁西南的菏泽市单县莱河镇崔口村贫困户孙晓方,老两口体弱多病,干不了重活,仅依靠几亩土地度日。去年女儿孙荣荣考上了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学费住宿费全免。

“我们老两口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女儿学得一技之长,将来找个好点的工作,我们家就有希望了。”孙晓方说。

菏泽市扶贫办主任蔡维超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农村职业教育是教育扶贫的关键。在职业教育扶贫上,菏泽市以资助贫困生在职业学校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技能脱贫为契机,与教育脱贫攻坚相结合,抓实招生、培训、就业等环节,力争实现“一人上学就业、全家脱贫致富”。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其中明确要求,采取超常规政策举措,精确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县县有帮扶”,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