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中国核电厚积薄发——砥砺奋进的五年·中国新名片(2)

三十而立,中国核电厚积薄发——砥砺奋进的五年·中国新名片(2)

摘要:“中国核电是‘三十而立’。”中核集团副总经理俞培根表示,“自1985年我国自行设计的秦山核电站开工建设以来,中国核电发展日新月异,最近5年来更是突飞猛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核工业链。”

后发优势:采用世界最高安全标准

安全性,是中国发展自主核电的灵魂。以“华龙一号”为例,邢继介绍:“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在福清先开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项目,就是通过实体工程,向全世界展示其‘177组燃料组件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和‘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措施’等先进技术是安全可靠的。”

“中国核电有‘后发优势’,也就是说,中国核电站采用的都是经过实践考验的成熟技术,降低了核电站在建设工期和质量上的风险。”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告诉记者:“比如‘华龙一号’在安全性上就达到了日本福岛事故后国家核安全局提出的新的核安全目标和需求,满足国际最高要求,能抵御商用大飞机撞击、抗九级地震等。”

确实,五年来,中国已经从核电的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国才介绍,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三代核电,采用了世界最高安全要求和最新技术标准,满足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各项安全要求。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