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徐奇渊:“一带一路”融资机制建设(8)

案例四:“一带一路”倡议并非马歇尔计划

首先,我要强调一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完全不同。“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推进全球化、推进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一个举措。而马歇尔计划是在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对峙的状态下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其所建立的融资机制也却有一些特别之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马歇尔计划的融资机制是如何运作的。

二战以后,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百废待兴。在这一背景下,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提出了一个一揽子帮助西欧重建的计划。1948年-1951年,该计划为西欧提供了超过132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数千亿美元)的援助。但是,这些资金援助并不是无条件的,其背后有一系列的机制安排,其中一项就是特别账户。举个例子,美国给法国提供1美元的援助,那法国就要拿出1美元的法币存入一个特别账户。如果法国的一些政策不符合美国的要求,那么特别账户中的资金就会被美国冻结。相反,如果法国按照美国的要求来运作这些资金,那么特别账户中的资金也就能搞活。也就是说,美国可以动用特别账户中的资金支持法国重建。这个特别账户也叫配套账户,配套资金在一比一的杠杆下意味着,美国政府每1美元的援助,都有可供支配的2美元真实资源。所以,美国在马歇尔计划中投入130多亿美元,而实际上它能调动的资源是260多亿美元。当然这些资金全部都用于西欧的重建。

那么,为什么要设立一个特别账户?第一,二战中,西欧国家通过价格管控、商品生产额度分配等一系列政策,加强经济管制。二战后,西欧国家仍延续战时的经济管控手段,其经济政策也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不利于战后经济复苏。第二,美国商品要出口到西欧面临很多门槛,所以美国要通过马歇尔计划一方面帮助西欧重建,另一方面为美国商品打通西欧市场。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对给西欧国家的援助资金提出了一些使用条件,并为了保证这些使用条件的强制力而建设了一个特别账户。也就是说,这个特别账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制力。举个例子。1948年,法国的财政赤字比较大,超出了预算,美国因此冻结了法国特别账户。为什么这样?因为如果法国扩大财政赤字,意味着资金的还本付息就可能存在问题。后来,法国政府修改了预算,减少了赤字规模,美国才对它的特别账户解冻。由此可见,设立特别账户这一安排在支持西欧重建上是非常有效的。

那么,特别账户对中国推进“一带一路”融资机制建设有何启示?首先,我们讲中国的“一带一路”是一项倡议,而不是一个战略,它强调的是国与国之间顶层设计的平等对接,如与印尼海洋强国战略的对接、与蒙古“草原之路”倡议的对接、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计划的对接,等等。所以,中国不是复制、照搬马歇尔计划,更不会按照马歇尔计划的行事方式将“一带一路”强加给伙伴国。但是,我们可以从马歇尔计划的特别账户中得到一定启示——利益绑定。这主要包括两种合作形式:

第一种合作形式,中国与东道国的金融机构、投资企业合作。比如参股,中国企业投资50%,当地企业投资50%,这实际上就是一比一的配套。如果项目除了问题,不仅中国企业,当地企业也会面临很大的损失。所以,与东道国的这种合作,类似于马歇尔计划特别账户的一比一资金配套,就是把两国利益绑在了一起。

第二种合作形式,中国现在积极推进的一种新型合作方式——第三方合作。首先,第三方合作能够消除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和猜疑。中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全世界进行布局时,引起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不满。它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批评和质疑,主要有中国是不是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中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有没有遵循赤道原则;对环境保护的考量是不是标准够高,人权方面有没有问题。如果中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在非洲投资时引入第三方合作,而这个第三方既可以是英美等国家的金融机构,也可以是世界银行等多边开发金融机构,那么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批评和质疑就会自然消解。因为第三方参与了项目投资、建设全过程,了解项目运作方式以及环境评估、人权标准,所以,第三方合作能够消除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批评和质疑。

其次,第三方合作可以引进其他国家的技术优势。中国目前在很多项目上都有一些比较优势,比如我们的高铁技术非常先进,但在农业、航空等领域,我们的技术还存在短板。如果中国跟第三方某个发达国家或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引进对方的技术优势,并与我们在项目建设上的资金等优势互补,这样就能集各家之所长,发挥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

再有,各方利益绑定。刚才讲到,与东道国合作,将两国利益绑在一起,一旦出现问题,中国与东道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都会面临损失。引入第三方合作,就是将各方利益绑在一起,如果出现问题,那么第三方国家或机构也会面临损失。第三方合作与马歇尔计划有点类似,但却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它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建立在平等对接基础上的一个利益绑定。

综上所述,在推进“一带一路”融资机制建设过程中,我们有很多案例可供参考。刚才所讲的四个案例也不能覆盖所有的情况,但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归纳为三点:第一,从融资主体看,可以借势推出我们的融资主体。一些非洲或拉美国家跟传统宗主国的金融体系有密切的依赖关系,在这一条件下,中国可以借势在这些国家进行布局。一个方法是通过委托代理关系进行布局;第二个方法是直接进行并购和布点。第二,从融资项目看,基于全球价值链来考虑一个国家的项目运作,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打捆贷款,统合上下游产业和基础设施,分摊营利水平,把不营利的项目变成营利的。这样,就可以建设一个更加具有持续性的融资机制。第三,从融资条件看,如果要实现融资机制的长久性、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那我们对东道国就要有一些配套的安排。比如,在津巴布韦案例中讲到的,一是要整肃财政纪律;二是货币政策也要有纪律;三是通过融资机制建设,在中长期形成有效产能,能够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特定地位。

这样,“一带一路”融资机制就能够避免各种潜在风险。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五通”中的资金融通、货币流通才具有可持续性。

谢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