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梦凝聚精神文化力量(3)

为中国梦凝聚精神文化力量(3)

——从三个维度看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跨界与融合的推进器

今年5月,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的“中国声谷”智能体验中心向公众开放,文化创意感十足的“炫科技”让人大开眼界。

像鸡蛋一样圆滚滚的“阿尔法蛋”,是一台能听会说的教育陪伴机器人。“它不仅具备聊天、唱歌、讲故事、中英互译、数学计算等功能,还有‘自学’能力。”讯飞淘云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该款产品上市两个月销量就突破了10万套。

会听话打字的鼠标、能纠错评分的智能钢琴、可以身临其境学习英语的VR眼镜……诞生于“中国声谷”的这些高端文化装备,处处闪耀着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迸发的璀璨火花。

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气质,蕴含着民族精神。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以“文化+科技”等为代表的融合模式正激发出无限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加速融合发展,跨界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其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

“文化+”战略,正在激活发展的一池春水。在文化产业的10个行业类别中,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迅猛,2015年实现增加值2858亿元,比2013年增加1055亿元,年均增速为25.9%;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5%,比2013年提高2.3个百分点。

此外,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2015年实现增加值4953亿元,比2013年增加1237亿元,年均增速高达15.4%。

“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离不开融合发展和创新驱动。提升文化创新创意能力,才能带来‘1+1>2’的倍增效应。”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河表示,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新动力。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