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李建民: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4)

(三)结伴不结盟是中俄关系的理想定位

在讲这个问题时,我认为有两大问题是不能不涉及的,一是要坚持不结盟原则,形成伙伴关系网的建设,二是有关中美俄三角关系的问题。

构建伙伴关系是实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途径。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伙伴关系具有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没有主从之分、阵营之别,不设假想敌、不针对第三方,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这是对结盟或对抗的传统国与国关系模式的超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原则恰恰体现了这一理念,或者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提供了实践经验。

一般来说,大国间关系可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式:伙伴关系、结盟关系、非结盟非伙伴关系。冷战后中俄的走近一直受到各方猜测,中俄结盟之说在国际外交中亦炒作了多年。迄今为止,无论是在主流学术界,还是在官方层面,中俄双方均不认同结盟主张,两国外交部门曾就此问题公开表态中俄不会结盟。

2014年4月,普京在与俄罗斯民众进行直播电视连线互动并回答中俄是否有可能建立军事政治同盟问题时表示,中俄关系已经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但俄罗斯不会考虑与中国结盟。他说:“我们并未提出(与中国)构建某种政治军事同盟的问题。我认为,世界上的同盟体系早已过时。”

2015年,傅莹在美国《外交》杂志发表署名文章,该文指出,中俄关系是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并非所谓的“权宜婚姻”。中国无意与俄罗斯正式结盟,也不会结成任何形式的反美、反西方联盟。相反,北京希望稳定中俄关系,为这两大邻国实现国家发展目标提供安全的环境,通过互利互惠的合作彼此提供支持,从而为大国处理分歧和开展合作提供范例,这有利于巩固国际体系。

2016年6月25日,中俄共同纪念平等信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双方再次发表联合声明,重申中俄关系建立的基础是非意识形态化,平等,互信,相互承认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利益,尊重对方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主权权利,互不干涉内政,在涉及主权、安全、发展等核心问题上相互支持,全面互利合作,摒弃对抗。中俄关系不具有结盟性质,不针对第三国。

这实际上就表明,中俄关系在各自外交全局和对外政策中占据优先地位并不意味着两国会走向传统联盟。中俄是结伴不结盟的战略协作伙伴,这已成为中俄关系成熟的定位,战略协作既非同盟,也不是松散的合作。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