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刘志兵:“两论”的写作背景、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9)

——纪念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发表80周年

(四)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规律

毛泽东同志指出,一个大的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的矛盾。中国革命面临的矛盾非常复杂。在有些国家,革命的任务可能就只有一项,或是反对阶级剥削,或是反对民族压迫,而中国革命却面临三大任务,要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有中国社会被压迫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有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农民及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情形是复杂的。这些矛盾,不但各有其特殊性,不能一律看待,而且每一矛盾的两方面,又各有其特点,也是不能一律看待的。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刻把握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把握无产阶级革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掌握斗争方法。

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指明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他指出,中国是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由此就发生统治阶级内部长期混战的现象,有了红军和游击队的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有了在四周白色政权中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和发展的可能。他着重指明坚持农村根据地斗争的意义,认为“必须这样,才能给反动统治阶级以甚大的困难,动摇其基础而促进其内部的瓦解。也必须这样,才能真正地创造红军,成为将来大革命的主要工具。总而言之,必须这样,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学说的重大发展,完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不仅是由于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所在的广大农村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基地,而且由于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性,由此决定了必须在反革命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建立根据地,以积蓄、锻炼和发展革命力量,经过长期的斗争,逐步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是毛泽东同志等共产党人冲破教条主义束缚开创出来的,反映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三六年和一九三七年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一系列不朽著作,奠定了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如果把《实践论》《矛盾论》与之后的延安整风和中国革命战争、建设连贯起来看,那么这个思想理论基础实现了全党的统一,保证了延安整风的胜利,为党和中国人民提出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指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从而保证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顺利发展。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