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传菁:【家长课堂】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3)

摘要:毕加索曾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郭传菁教授从“为什么要让孩子接受美术教育”“怎么教孩子画画”“什么是好的教育”着手,和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灵性,并就与孩子互动的问题给家长们提出几点建议。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我们讲上述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呢?有好多家长向我咨询怎么教孩子画画,我就想告诉家长,首先要把固有的对画的理解和评判标准放一放,把我们对于一张作品的本能反应放一放,先去看一看怎么解读一个作品,这样你才能静下心来,去看孩子到底画了什么。

家长的心态放平以后,还有很重要一个部分,就是关于孩子的视觉教育问题和视觉发展问题。有一本关于孩子的整个发展过程的书,讲解孩子认知、视觉、听觉的发展过程,非常有意思。孩子总觉得自己画得天下第一,但是到了某个年纪,他会突然发现还有其他小朋友画得也挺好的;到一个年纪后,他觉得好像自己画得不如别人,这就是一个转变的过程。回到美术,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画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因为孩子的视觉发展并不完全,他是在成长的。家长都有经验,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不会翻身,怎么拨弄他他也不会翻,等他长到一个程度,他自己就会翻身了。还有好多家长,特别想让孩子学走路,但是教育专家会跟我们说,他骨骼发育不够好,太早走路就“罗圈”了。在孩子发育过程中,他几月份喝什么奶,几月份吃什么辅食,什么时候开始走路,家长都很关注。而在孩子的学习中也一样,什么年纪应该学画什么样的画,必须要关注。如果不尊重孩子的生理发展过程,跟他拧着来,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还会起反作用。所以,我们在跟家长在沟通的时候都是强调: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帮他成长。

孩子的成长有三个时期,不同的划分会有略微差别,但基本上是一致的。第一个时期是两岁半到四岁。两岁半之前,孩子可能拿起笔就想画,因为他刚开始享受自己能握住笔的感觉,然后他发现,能通过自己的动作能画出颜色,他会非常兴奋。到了两岁半,开始出现涂鸦期。涂鸦期分为乱线涂鸦、无控制涂鸦和有控制涂鸦,最后慢慢开始画像圆圈一样的图形,以及能够收成一个整圆,这些都是成长的过程。甚至很多小孩到四岁的时候,画的妈妈就是一个圆圈两个点。这都是成长的过程,对孩子来说,那两个点可能代表眼睛,这是他的视觉必须有的过程。家长千万不要说,妈妈的眼睛呢?你怎么不把妈妈的眼睛画好啊?孩子根本意识不到。这个时候家长跟孩子的沟通是非常有讲究的,怎么跟孩子互动,怎么教孩子,怎么鼓励他进行涂鸦的尝试,家长是很重要的因素。

第二个时期是孩子创造力最丰富的时期——画符号。这个时期的孩子也就是毕加索说的,最羡慕的孩子的时期,他完全是画自己心目中那个东西。比如看到一盆花,他画的不是实际的那个花,而是心目中那个花,那个花给他什么感受,他就画成什么样。我曾经让孩子画过花,还跟他们讲了半天,观察他们什么反应。我说这个花由什么东西组成的,什么颜色等等,但是孩子根本就不管你,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画,但是也画得非常好。这个时期过了以后,孩子会有新的追求了,但这个时期咱们要尊重他。这个时期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宝贵的,因为他完全把自己的体会用一种真挚的感情把它表达出来,所以会出现圆圈代表人。这个时期的孩子也没有远近距离的观念,甚至把自己看不见的东西也画出来。比如很多小孩画的桌子,四条腿都是翘着的,因为他觉得桌子的四个腿不应该遮挡,他要把有的全都画出来。这就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我们一定要尊重他。

过了半年孩子就会发现,人的手是有五个手指头的,他就会开始画五个手指头了。然后再过一段时间,他开始发现人还有脚。之前他是不会关注这些东西的,但是慢慢地他会对一个事物越来越认真。我有一个学生画他妈妈,特别有意思。他妈妈是全职太太,挺严格的,那个孩子性格特别温和,也很乖,但其实他憋了很多气。有一,他在他妈妈的脸上画了八张嘴。画完了他妈妈说,你看他得多烦我呀。说明什么呢?他脑子里的妈妈就剩这张嘴了,一看见妈妈就感觉她在说我。但是我觉得画得非常好,这是艺术最可贵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个年龄段的作品是最可爱的,等他上了小学,被各种绘本、漫画给影响了,知道那是不对的了,就不敢这样画了。有时候我把小孩的作品给大学生和同事看,他们会感叹:怎么画得这么好?怎么小孩可以把他的感受表达得这么准确?为什么?因为我们的顾忌太多了,我们有太多不可以的事情了。

责任编辑:马中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