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岁月变迁  幸福生活展笑颜

四十年岁月变迁 幸福生活展笑颜

四十年,只是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经意的一瞬间。然而,这四十年的人生,对于我的父母来说,却隽永流长。在时代的滚滚车轮中,我的父母,吃过苦头,受过挫折,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与时代一起不屈不挠,向阳而生,如今,他们终于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日子越过越好,现在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沐浴阳光中,父亲总是发出悠长而满足的感叹。

从田地进入工厂

1978年,父亲跟随着母亲,从安徽六安来到了江苏南通讨生活。两人一贫如洗。靠着种地和四处举债,终于有了一间低矮破旧的土房。尽管屋外大雨、屋内小雨,但这个小屋却是父母安身立命之所。母亲在这里先是诞下了一个男孩,却因难产出生就夭折。之后又生下一个女孩,也因为百日咳没能熬过周岁。1983年,我在镇卫生院出生,虽然瘦弱,却如小草般顽强地成长了起来。

20世纪80年代后期,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父亲渐渐地脱离了土地,进入了服装厂上班。妈妈依旧选择守着家里的一亩二分地,一家人捉襟见肘的生活,稍稍有了缓解。

倒了旧楼盖上新楼

1988年,在一场瓢泼大雨中,破旧的土房再也抵挡不住风雨的侵袭,坍塌了一半。父亲搂着瑟瑟发抖的我,承诺会立刻盖新房,让我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

父亲很快兑现了承诺。他和母亲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又借了一笔钱,盖起了新房。虽然资金有限,楼房只盖了一层就停工了,但全家依旧无比满足。满天繁星的夏夜,躺在楼顶平台上,听着蛙声一片,成为了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20世纪90年代,母亲也渐渐脱离了土地,凭借着灵巧的双手,成为了服装厂能干的缝纫工。二层小楼也就此红红火火地盖起来了。一家三口的日子蒸蒸日上。

多方援助重新就业

美好的生活,因母亲的一场大病,被踩了一个急刹车。90年代末期,医保还不普及,一家耗尽了积蓄后,因病返贫。父亲所在的乡镇企业,因为效益不好倒闭了,更是让家庭状况雪上加霜。每逢为我交学费的时候,父亲都非常得窘迫。幸好,所在的村委会和学校在得知困难后,都伸出了援助之手,靠着困难补助金,一家人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后来,随着私营企业日益繁荣,父亲很快在一家私企找到了工作,一家的生活又步入正轨。

生活富足安居养老

这几年的农村,日益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我的家乡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栋栋分散的自建楼,早已改成了整齐划一的乡间别墅;狭小泥泞的乡间小道,变成了笔直宽敞的沥青道路;曾经堆砌杂物的垃圾场,华丽转身成供人休闲娱乐的广场。

有了新农合,父母再也不操心就医的事情。每年还有一次免费体检,两人身体都棒棒的。

每天母亲在家里逗弄三两只小鸡,种植一些瓜果蔬菜,怡然自得。父亲发挥余热,给家门口的一家企业当保安,自在满足。

失地农民补贴、独生子女补助、农村养老金、三农补贴……各种补贴加上发挥余热的工资,两人一月能够攒下四五千。

“真不敢想象,到老了还有这样的好日子。”高兴的时候,父亲总是念叨着这句话。

改革开放四十年,亲眼目睹着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一切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享受着改革的成果,我的父母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幸福。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更是让他们欢欣雀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讲话掷地有声,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更美好的未来就在不远处。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8/0601/1002885.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合肥新站区管委会合肥鑫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连元博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