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群忠:传统美德的历史演变与基本精神

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其二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德文化是从周代发源的,周代礼乐文明讲究礼制和孝道,奠定了儒家思想的雏形。传统美德的德目众多,比如孝、敬、恭等教人孝敬父母的;仁、义、信等令人团结友爱的,忠、天下为公等使人爱国爱民的。如果能透彻理解,它们就能帮助我们处理好包括义利关系、群己关系、人际关系及竞争关系在内的各种关系。

201504080853047335

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点击观看本段视频

点击观看上段视频

传统美德的历史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先秦到汉代,经过不断探索、积累,汉章帝时确立了“三纲五常”,传统道德的理论创造基本趋于完成;第二阶段是从汉代以后到五四运动之前,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已形成的道德理念进行补充、发展和践行。

那么这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呢?西方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过一个概念叫“轴心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时也引用过这个概念,指的是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这60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古代希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等几大文明都通过创造奠基完成了主要的文明成果。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刚好在六世纪到五世纪之间;古希腊的“三圣”也是在这几百年内降生的,都属于“轴心时代”的范畴,所以这个概念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单就古代中国来说,“轴心时代”无法把公元前11世纪的周代礼乐文明包括进去,所以我们借鉴了这个概念的划分却没有完全套用。

中国自古有“商人尚鬼”的说法,这是因为商代文化指导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宗教迷信、占卜、巫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德文化,主要是从周代发源的。周代作为一个小诸侯国,之所以能取代商代的统治,得益于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敬德保民,以德配天”。这种思想在强调天命所归的同时,更突出了人谋划、奋斗的主体性,其中的“德”字指的是人所具有的卓越品行。这个卓越品行多指君主,即统治阶级需要具有的道德品行,如惠民、爱民、公而忘私,为天下人的生计奔波等。周代的礼乐文明奠定了儒家道德思想的雏形,开始强调要重德,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礼”的概念出现得比较早,它不仅指周礼,还包括夏、商的礼仪。最初的“礼”是一个宗教概念,指的是祭礼,即祭祀时的仪式和礼节。上坟是古代的祭礼,老人去世时先要举办葬礼,安顿好以后用贡品时时祭拜,以示对祖先的缅怀和对其功德的感恩。“礼”的含义非常广泛,第一层是我们上面说的宗教习俗;第二层是制度方面,包括官制、法律等,如果可以把制度层面的东西转换成由道德自觉支撑、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那人们就不再需要受到制度的约束了,可以说道德自觉是制度发展最终的追求;另外,“礼”还指我们今天的文明礼貌、礼节和仪式。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有我们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孔夫子说的“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若是不懂规矩和礼节,就无法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