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群忠:传统美德的历史演变与基本精神(3)

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其二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德文化是从周代发源的,周代礼乐文明讲究礼制和孝道,奠定了儒家思想的雏形。传统美德的德目众多,比如孝、敬、恭等教人孝敬父母的;仁、义、信等令人团结友爱的,忠、天下为公等使人爱国爱民的。如果能透彻理解,它们就能帮助我们处理好包括义利关系、群己关系、人际关系及竞争关系在内的各种关系。

说到春秋时期的德目,我们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就是孔夫子。孔子生于春秋末期(公元前551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道德德目非常之多,比如《论语》里的“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仁、勇、孝、信”等。一般认为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其中“仁”表现为一种内在的情感,礼属于外在的行为规范。除了对德目的挖掘和创造以外,儒家思想的文献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提法叫“三达德”,即天下人普遍适用的三种道德标准。《论语》里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中庸》提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由此可见,“三达德”指的是仁、智、勇这三个德目,那么怎样才称得上是仁智勇呢?

魏晋之际,人们围绕“才性”(人的才能和禀性)展开了辩论,其中有一位叫刘邵的思想家写了一本书叫《人物志》,里面记载了作者对英雄的看法,书中提到:“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聪明”就是智慧,有智慧的人都可以被称为英才;“胆力”是气魄和勇气,智勇双全便是英雄。但按照“三达德”的要求,英雄还需要道德约束,那就是仁爱之心,如果把胆略、智慧都用在歪门邪道上,那就不是英雄而是枭雄或奸雄了。

关于“三达德”,清初思想家颜元有个有趣的比喻。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坐拥天下主要仰仗三个人,第一个是智多星张良,他代表着智;第二个是宰相箫何,他负责延揽人才、预备粮草等事务,且为人宽厚,代表着仁;第三个是大将韩信,代表着勇。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需要具备这三种道德品质。

孔子之后,儒家又出现了一位圣贤——孟子。唐朝以后,孟子被尊称为亚圣,其思想对王阳明心学的形成具有启示意义。另外儒家还有一位代表人物是荀子,他和孟子的道德观点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分歧。以义务为例,荀子认为的义务是人负己责。因为人是需要社会关系的,所以人的欲望必须受到约束,于是就要通过身份或礼仪制定来达到约束欲望的目的。孟子认为心外无物,不管是义务还是其他都要反求诸己、由心而发,一切改变都要先从改变自己的内心开始。《三字经》的开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是孟子的思想。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点困惑,为什么第一句话不是祖师爷孔子的而是亚圣孟子的呢?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老百姓更愿意相信人性善的理论,毛泽东同志有一句诗说“六亿神州尽舜尧”,满大街都是圣人,可见我们中国人一直以来都对人性充满了自信。

孟子相信人生来就具有种种“善端”,主要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端”,分别对应了“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准则。

“恻隐之心”是仁之端,“仁”是儒家伦理文化里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之首,在儒家道德文化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情感,代表了爱别人的感情。佛门经常讲人要具有善根、慧根,其实指的就是存有爱心,除去恨心。爱与恨是处于源头的两种互相对立的道德情感。佛教戒除“贪嗔痴”。“贪”是贪欲,是对喜好的过分偏执;“嗔”是嗔怒,指暗暗地恨人,是对讨厌的过分偏执;“痴”是愚昧无知,指在尚不明白事物的具体实相时就做出的或贪或痴的表现。爱人之心是人道德的起点,如果对人没有一点爱心,就会变得冷漠无情、麻木不仁。那么,爱心从哪里来呢?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