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勃: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2016年,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了国人对二十四节气的高度关注,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今天我们跟着张老师深入了解下二十四节气文化及保护。

 张勃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张勃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点击观看完整报告

大家好,今天报告的题目是《二十四节气及其保护》。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2016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了国人对二十四节气的高度关注。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时间制度。它是一种特殊的阳历,是我们中国人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并且分别予以命名的一种时间制度,和同属于太阳历的公历日期基本是相对应的。但是和公历不一样的是,这个时间制度是太阳历和物候历的结合,它把时间的流转直接和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相关联。这点首先就突出表现在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上。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中有八个反映了季节变化,像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有四个反映了物候变化,像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还有五个反映了温度变化,像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还有七个反映了降雨降雪,像雨水、谷雨、白露、霜降、小雪、大雪等等。其次突出体现在附属于二十四节气的七十二候上,我们知道,每一个节气都分成了三候,每一候是五天,共七十二侯,比如像小满,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麦秋至。直接能够反映出来气候和物候是直接相关联的。

二十四节气完整的出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作为天文历和物候历的一个精妙的结合,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有人甚至称它为我们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它是古代民众在长期生产实践当中不断求索认知总结的智慧结晶。

我们有一个历史学家叫柳诒徵,他曾经说过:“古之圣者,殚精竭力。”从羲农一直到尧舜这样非常漫长的历史时期,才获得成功,那么这里面就是包含着对测度时间的一个历史,这其中包含着对节气的探索和掌握的。二十四节气它正是中国人查玄项之运行,示人民以法首的这样一个产物,古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尤其是太阳周年的运动来认知一年当中的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这样的一套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它是我们中国传统时间制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的出现,我们从史书的记载上来看,在《尚书》当中就已经出现了,《尚书·尧典》里面有这样的说法:“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也就是说当时是根据日影的长短,以及黄昏时分南中天的星象来判断这个时间,来测度这个时间,确定季节、月份。从这里我们看出当时已经发现二十四节气当中的二至和二分,里面日中、宵中就是春分和秋分,日永和日短就是夏至和冬至。也就是说把握住了二至二分和季节变化的关系。

除了文献记载的史料之外,考古的发现也提供了一些证据,比如说2003年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观象台,以实物来表明,至少四千年以前,我国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测定节气的专门技术。

当然也有人说这个地方就是尧都,如果真的如一些专家所说是尧都的话,就有考古的发现和文献《尧典》当中的记载来互相印证。

根据考古发现,山西襄汾的陶寺观象台由十三根夯土柱搭建,成弧形。考古队就在原址复制模型,进行模拟实测,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的夹侧来观测塔儿山的日出方位。从这个观测点来测算,圆形的地方观测塔儿山的日出方位,发现从第二个夹缝看出的日出是冬至日,从第十二个夹缝看出的日出为夏至日,从第七个夹缝看出的是春分和秋分。那么至少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四时八节,也就是二至、二分、四立都已经出现了。像《左传》昭公里面就有这样的记载:“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这里面的分、至、启、闭,就是二至、二分和四立。

责任编辑:马中豪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