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勃: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与保护(8)

摘要:2016年,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了国人对二十四节气的高度关注,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今天我们跟着张老师深入了解下二十四节气文化及保护。

再一个,开展了田野调查的工作,成立专门机构之外,应地方政府和相关社区的邀请,到二十四节气的集中传承地进行田野考察,实地参与观察节气民俗实践活动,并在现场座谈会期间,从专业的角度来进行出谋划策。比如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通过新闻媒体来推广普及二十四节气知识,在各大媒体上面,《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这样一些中央报刊上发表文章,在中央电视台做一些节目的学术支持,还有像利用互联网和微信等媒体定期来传播二十四节气相关信息,同时开设面向公众的专题讲座,在国家图书馆,农业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首都图书馆等等这些地方推出节气方面的杰作。这些同样对于二十四节气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刚才说纳入到联合国人类非遗当中的有十个代表性社区,他们也采取了多样的保护措施。我们以浙江三门县非遗保护中心为例,这个地方列入到二十四节气当中的项目是“三门祭冬”,这个中心就委托了专家学者来编制《三门祭冬五年保护规划》,在一些村里面举行祭冬的民俗活动,建立了传承基地,还创建省级非遗主题小镇,举办研讨班,还组织三门祭冬的图片展,同时加强数字化的保存工作。

像“石阡说春”,也是纳入到二十四节气当中的一个代表性的社区,他们在2017年6月就举办了首届“石阡说春大赛”,邀请来自全县各乡镇的三十名民间传承人(春官)来进行参赛。可以说不仅提高了春官的说唱能力,而且也提升了社会公众对于石阡说春的关注度。当地还将说春引入到校园当中,对于年轻一代进行培养。

另外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的成立。2017年5月,杭州市拱墅区非遗保护中心作为发起单位,联合了浙江衢州,遂昌、三门以及河南登封、内乡等十个有代表性的传承社区,以及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还有安徽省淮南市非遗保护中心成立了人类非遗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发布保护公约,提出保护创意。这些对于推动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整体保护,最终在全国逐渐建立系统的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发展体系,应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最后一点我想谈一下,人人都是保护者,人人都是传承人。

二十四节气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也是由一个个单体组成的,它既是一个时间的知识体系,同时又包含着众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它比许多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项目更加复杂。历史上形成的非常丰富的二十四节气文化,还在丰富我们的生活,而我们也在不断地发展出新的二十四节气文化。

和很多小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同的是,二十四节气是传播广泛、流传久远的大众文化遗产,也可以说是全体中国人的文化遗产。因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节气文化的熏陶,并且受惠于二十四节气,可以说对于二十四节气来讲,人人都是传承人,人人都是保护者,人人都应该在保护行动当中来担负责任和义务。

二十四节气本来是大众的生产生活日用文化,只有让它扎根人心,回归生产生活的日用,才是实现真正的保护和传承。

今天我们在享用古人智慧的基础之上,应该继往开来,结合我们的时代需要和条件,来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二十四节气文化,让它能够活态传承,历久弥新。

责任编辑:马中豪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