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李志勇:迈向新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2)

一、“十四五”时期:新阶段与新目标

(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决战脱贫攻坚放到这样的历史阶段来认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个意义是非同凡响的。

那么,新发展阶段是什么?新发展阶段,就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中华民族谋划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我们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从此开始了一百多年的追赶历程。孙中山提出的《建国大纲》虽然对现代化谋划了几个阶段,但这也只是一个设想。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建设布局才真正落到了实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就提到了现代化问题。1964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我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那么,全面现代化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般将现代化分成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二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三是人的现代化。当然,人类现代化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但我们的现代化叫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我们要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路。

一般来讲,中国式的现代化包含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如果我国实现现代化,那么我们就为现代化人口增添了14亿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当然也是难度系数比较大的事。

第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非常值得追求和向往的。西方的现代化总是一部分人穷、一部分人富,是贫富分化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是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出,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一部分地区富裕起来了,一部分人也富裕起来了,我们做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我们也做到了,精准扶贫就是典型的先富带动后富的实践,同时率先发展起来的东部地区支援中西部地区,以及对口援疆、对口援藏,都是先富带动后富的实践;现在,我们要认真研究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人类有过共同贫穷,但是共同富裕的实践则少之又少,因此怎样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也是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新的重大课题。

第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西方国家在推行现代化的过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出现了不协调。我国建设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相协调,满足人民物质需要和满足人民文化需要要同步起来。

第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包括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我们要极力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五,是走和平道路的现代化。西方走的是剥削工人、海外殖民的现代化道路,我们要走一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化新路。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